从语用学角度看汉语叹词表意功能论文

从语用学角度看汉语叹词表意功能论文


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

从语用学角度看汉语叹词的表意功能

摘要:语用学从人类行为的角度着眼,研究语言的实际运用,

因而更接近心理学和社会学,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从语用学的角度来

研究语言现象。叹词在现代汉语中表现力极强、极灵活,文学作品

中叹词的大量使用使原本就丰富多彩的语言更加绚烂。本文主要从

语用学的角度讨论叹词的句法分布以及在不同场合下的表意功能。

关键词:语用学;叹词;分法分布;表意功能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

05-0258-02

语用学是对人类有目的的行为所做的研究,主要研究说话人在

言语交际过程中所要表达的词或句子的潜在意义(underlying

meaning),即说话人的言下之意或弦外音。这种言下之意体现了说

话人的意图,正是说话人使用语言的目的(interlocutor’s

intention)所在。因此,语用学是研究一个词、一句话在特定语境

中的交际价值。另一方面,语言的运用依赖语境。从语用学角度看,

语境并不是一个静态、凝固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因此,

不同的语境环境下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尽相同。

一般语法书认为,叹词本身没有实在意义,只是表示感叹,惊

喜,呼唤或应答,但在实际应用中,叹词结合一定的语境,能协助

实词表达意义,表达说话人没有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最深的内心情

感。

本文拟从分类、句法位置和语境对叹词表意功能的影响方面对

叹词进行研究。

一、叹词的分类

叹词主要表意功能是感叹,“感叹”即“因有所感触而叹息”。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情感的语法手段。在表情达意的语言中,

恰当的叹词,会使情感传达得更准确、更充分,人物个性特征和性

格更加鲜明突出。叹词的使用依赖语境,脱离了语境的叹词就没有

实质的意义。

一般来说叹词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呼应语。用于表示呼唤

或答应的词。如:喂、唉、矣、哦等。第二类:惊叹词。用于抒发

喜、恕、哀、乐等感情的词。如:哼、啊、哎呀等。在了解叹词的

分类之后,下面我们主要研究叹词不同的句法位置对其表意功能的

影响。

二、句法位置对叹词表意功能的影响

马建忠曾提到“叹字既感情而发,故无定位可拘,在句首者其

常,在句中者亦有之,句终者不概见焉。”后来的学者也多认为叹

词的句法位置灵活,可位于句首、句中或句尾,在书面上一般用逗

号、句号、问号或叹号同句中其它成份隔开。笔者认为,叹词的位

置虽然灵活,但并非可以自由变动,在某些情况下它的位置似乎也

是相当固定的。下面三种情况将对叹词不同的句式所表现出的不同

感情色彩加以分析。叹词位于句首、句中和句末时所变现出的不同

的感情色彩。我们假设叹词为x,则如下所示有:

(1)叹词用于句首:x,s+vp

(2)叹词用于句中:s,x,vp

(3)叹词用于句末:s+vp,x

下面我们来仔细讨论一下三种结构所体现的的具体的感情色

彩:

(一)“x,s+vp”

当叹词用于句首时它一般都是为了突出某种感情的表达。例:

例1 哼,我跟你说,我娶你妈,我还抱老在的委屈呢?(thunder

雷雨)

例2 哦,天哪,我是死了的!(《雷雨》)

例3 嗖,革命党来了。(《阿q正传》)

上面三句例句都是以叹词开头,它们突出了说话者的一种强烈

的感情。如第一句中的“哼”表达说话者的一种强烈的愤怒感。第

二句的“哦”在这里说明说话者的一种感叹。

(二)“s,x,vp”

当叹词用于句中时,例:

例4 你不该这么看我。——哼,我怕什么?

在这种句式也是感情表达的一种句式,只是感情表达在这种句

式中程度次之。

(三)“s+vp,x”

叹词位于句末时,例:

例5 让我带了去,嗯!(《林家铺子》矛盾)

例6 是你……呀!(《创造》矛盾)

例7 “杀胚!你敢——”(《创造》矛盾)

这种句式在感情表达方面较弱。如果要表达的感情色彩非常强

烈,一般选用第一种句式。

(四)“x”

此外,叹词还可以独立成句,作为独语句的叹词。一般是情感

表达的最强音,当情感迸发却不知用何种语言表达时,就用一个叹

词,将难以言状的情感表达出来,既字少,又信息量大,给人想象

的余地。如蘩漪的一句台词:

例8 “明天?哼?”

运用独立句式表达了蘩漪内心的一种复杂的情感。可见叹词不

同位置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和要传达的信息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平

时的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叹词的位置,向读者或听者传达信息,以

便于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准确的接受说话人的意思。

三、语境对叹词表意功能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在《现代汉语词典》内约有59个叹词,我们对

这些叹词逐一进行静态分析,每个词脱离了语境都不具有明确的词

汇意义。正如黎锦熙先生的高论:“词本身毫无意义可说”,但是它

们一旦出现在具体语境之中,便可以成为语言交际活动的话语内

容。

由此可见,语言的运用依赖语境。从语用学角度看,语境并不

是一个静态、凝固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同的语

境中叹词所表达的意义也各不相同。其中一些叹词如:“嗯,啊,

噢,哦”等当结合具体语境时它们还具有一定的客观意义。

(一)呼应语

在汉语叹词作呼应语中有“喂、哎、啊、哦、嗯”等。其中我

们一般用“喂,哎”表示对人的呼唤,用”哦,恩”表示对别人问

题的一种应答。例如:

例9 喂,老同学!朋友,再干一杯!(《杨梅烧酒》郁达夫)

例10 喂!喂!快点出来!(《唯命论者》鲁迅)

例11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药》鲁迅)

例12 嘿,小张。

例13 甲:(打电话)喂,你是小李吗?乙:嗯。

例14 甲:小王,别忘了明晚八点有聚会。乙:哦。

例15 嗯,就是你刚才见过的那位太太。(《雷雨》曹禺)

从上面例子所给出的不同语境可以看出例9-12是表对人的呼唤

或与人的招呼,叹词“喂”和“嘿”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是相同

的意思,都是对对方的一种呼唤。从例10-15是表示对别人问题的

一种应答。叹词“嗯”和“哦”但村从字面意义上看,它们的意义

是i比较模糊的。但一进入语境,乙所言则是对甲的一种源于反应。

其表达的意义和明确。“嗯”表达“对”或“是我”的意义。“哦”

表达了“我知道了”的意思,并含有主观上的一种应答。由此可见,

在对汉语表呼应语研究时,先要结合上下文找出该叹词是为呼应语

还是应答语。上下文即我们所说的狭义的语境。

(二)惊叹词

主要用于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下面根据叹词所表达的情

感逐一呈现:

1、表示惊讶

在汉语中有“啊、哈、呵、唉、哇、哇噻”。例:

例16 哇,没想到你来了!

例17 啊,你就是小满同志。(《铁木前传》孙犁)

例18 哈,这么大事!(《光荣》孙犁)

例19 啊,三叔,你回来了么?(《烟影》郁达夫)

例20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祥林嫂》鲁迅)

上述不同的叹词从语义学角度看其意义各不相同,但是从语用

学角度看它们所表达或者说是传达的意义大致是相同的,即都表现

说话人的一种惊讶之感。语用学把语言文字本身的意义很他们的使

用者联系起来。这部分意义不是字面意义,但确是以句子意义为基

础衍生出来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下之意。这正是说话人使用语

言的目的所在。

2、表赞叹,赞同,感叹或喜悦

在汉语中有“哇、哇噻、唉、哈哈、嘿嘿、啊呀、啊等”。其中

“哇,哇噻,唉,啊”等表示赞叹.“嗯、嗯哼”表示赞同,”啊、

唉、呵”表示感叹,”哈哈”等表示喜悦.从下面的例子中我们来体

会一下它们的不同用法。例:

例21 唉,女人究竟是女人。(《雷雨》曹禺)

例22 “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说。

(《祥林嫂》鲁迅)

例23 啊啊,大约这就是人生!(《杨梅烧酒》郁达夫)

例24 唉,这就是我们憩园旧主人的下场。(《憩园》巴金)

例25 啊,我自己倒并没有想得什么伤心。(《杨梅烧酒》郁达

夫)

例26 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阿q正传》

鲁迅)

例27 我们是从天上飞来的呢!哈哈!(《芦花荡》孙犁)

例28 哇噻,这小伙子长得好帅哟!

例29 哇,好漂亮的房子呀!

例30 甲:这道题的答案是选a吗?乙: 嗯.

例31 甲: 我能看一下你的书吗?乙: 嗯

例32 甲: 听说你其中考试全年级第一,对吗?乙: 嗯哼.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例21—25表感叹,例26—27表示一种喜

悦之情,例28—29表示对某人或某物的一种赞叹.例30—31表示

赞同,同意对方的意见,给出一种肯定的回答。在例32中,结合

语境我们可以看到,“嗯哼”在这里不仅含有肯定对方意见的意思,

同时也表现出说话人的一种喜悦自豪感。例如:

例33 甲:哇,你的车好漂亮哟!

乙:嗯哼。(即表达对甲的一种肯定有包括说话人内心的一种自

豪感)

3、表示轻蔑、嘲讽、愤怒

在汉语中表达轻蔑,嘲讽,愤怒有“呸、哼、嗤、嘿、唷”等

词。例:

例34 哼,妈的像你,见钱就忘了命。(《雷雨》曹禺)

例35 哼,我对自己都恨不够,我还配说厌恶别人?(《雷雨》

曹禺

例36 嗤,就凭你也能考上大学!

例37 哼,让大家说吧,周家大少爷看上他家的女下人,怕什么,

我喜欢她。(《雷雨》曹禺)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例34-36表示轻蔑,而例37表示

说话人的一种愤怒感。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例35中的叹词“哼”

跟前面的例子中的“哼“单纯地从语义学的角度看是一致的,可是

语用学强调语言使用时的语境因素,语境的不同,即使相同的叹词

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和感情色彩。叹词”哼“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4、表示疑问

在汉语中一般用“啊、哦、噢、嗯哼”表示疑问。例:

例38 啊。那么,你们那里兴留小辫吗?(《铁木前传》孙犁)

例39 啊啊,但是我这一双弱腕,怕吃不下一部黄包车的力。(《春

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

上述两个叹词“啊,哦”单纯从字面看,其意义模糊。但当我

们结合具体语境来看时,可以发现例文中的“啊,哦,嗯”表示一

种疑问的意义,即“真的吗?”或“是不是真的?”。从上面例子

我们不难发现,“啊、哦、恩”等感叹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

的意思,当它用来抒发说话人的赞叹情感时就表达感叹的意义,当

它用来表达对说话人话语的质疑时表达一种疑问意义。因此,要了

解叹词所表达的具体意义,我们必须结合语境来分析。

5、表示提醒

在汉语中叹词还有提醒的意义如:“嗳,呃”。例:

例40 嗳,我知道姑爷总有一天还要打死你!(矛盾)

例41 呃,刚才,呃——商会长来了,呃,说什么?(《林家辅

子》矛盾)

四、结论

叹词属于虚词系列,本身没有实在意义,但在实际运用中,从

语用学角度来看,叹词结合一定的语境,不仅能协助实词表达意义,

还能表达说话人没有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最深的内心情感。因此,结

合具体的语境,叹词在表词达意方面具有不可否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0.

[2]尤翠云.从曹禺的剧作看叹词在话剧中的表意功能[j].

咸宁师专学报,2000,(5).

[3]曹忠军.关于叹词和拟声词的词类归属问题[j].语言与

翻译(汉文),2005,(3).

[4]于思湘.“哇噻、嗯哼”类新兴叹词语用义位探析[j].

贵州名族学院学报,2006,(6).

[5]鲁迅.《鲁迅小说选》英汉对照[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

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8).

★作者简介:李莎,女,山西阳泉人,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

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语言与文化。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0818526a182119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