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sd卡为什么会突然受损)
鸿蒙OS与Fuchsia OS的异同
为什么Google需要Fuchsia操作系统
中,我就道明了Google做Fuchsia操作系统的野心是非常大的。Google通过完全
模块化的设计,希望让Fuchsia成为第一个AI原生(内建深度学习、语音语义、
人脸识别、图像分类等人工智能算法),云原生(与各种云服务无缝集成),适用于
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以及路由器、智能音箱、机器人,甚至是Google的无人
驾驶汽车的超级操作系统。
这段话里,其实从三个维度讲解了Google的野心:
功能特性上:具备AI原生能力,内建了边缘和云端无缝化的人工智能能力;
生态上:具备云原生能力,与Google以及第三方提供的各种云服务无缝集成;
应用场景上:适用于个人移动设备、IoT设备甚至是无人驾驶汽车等不同运算能力
和需求的场景。
而实现上述野心的手段是,将整个操作系统完全模块化,变得可伸缩,可定制。
我们再回看华为在发布会上的PPT:
灵活适配全场景丰富终端形态
这是文章中的第四张PPT,从配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适配范围包括了
GB级内存的:桌面PC、笔记本电脑、手机
MB级内存的:智能手表、车机
KB级内存的:只能摄像头、智能灯泡、智能门锁
这个覆盖的跨度与Fuchsia OS是非常相似的。在Fuchsia的内核Zircon(之前被
称为Magenta)刚刚出来的时候,福布斯的报道就包括了这些内容[1]。
分布式软总线
华为在发布会上,花了非常大的篇幅介绍这个功能。从PPT中的内容,大体推断它
包括了2个部分:
底层的“极简协议”。华为本身就是搞通讯出身的,搞个新的协议自然不在话下。
而这个协议是直接构建在网络层之上的3层协议。虽然ppt上这个协议直接代替了
原本协议栈中的4层。然而,实际上,大量现代的应用层协议(如HTTP协议)都
是直接基于4层的TCP协议的,并不存在表示层和会话层协议。这个所谓的极简协
议其实也就是替代了TCP/IP或者UDP/IP这2层协议而已。设计上应当是尽量压缩
了协议包头的尺寸,并设计成了无状态非连接的形式。其根本目的在于降低通信的
延迟,提高带宽的利用率。面向的场景应该是包长非常小,但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场
合。
上层的应用框架。顾名思义,就是提供了一套SDK给到开发者,方便使用上述的极
简协议实现局域网内的自发现、消息的单播、多播、广播。
上文中,我特地强调了“局域网”是有原因的。因为现在大家使用的路由器的路由
功能是基于3层的(IP层)。所以如果华为做的这个协议是一个非IP兼容的协议的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0734560a180633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