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
achondrite是不含球粒的陨石,属于火成岩。也就是说,陨石是硅酸盐熔体结晶形成的。它不含有球粒,或者其他早期太阳系未分化时的材料。这些陨石是太阳系早期形成的较大天体的残余物,那时已经开始了分化及演化过程。球粒和CAI这些早期的标志物混入了较大天体内,然后较大天体内部开始熔融过程,产生岩浆,后来又结晶。非球粒陨石因此携带着太阳系早期天体如增长速度、大小的关键信息。
有些非球粒陨石来自月球和火星。那时,巨大的流星撞击月球或者火星,一部分被抛掷到太空中,由于地球引力这部分陨石落向地面。目前普遍认为,无粒陨石中的Howardite(古铜钙无粒陨石)、Eucrite()、Diogenite()三类都是来自小行星4 Vesta(灶神型),多次撞击使其脱离了小行星母体,轨道位于小行星带,落后于灶神星。其他的无粒陨石的母体或者已经消失,或者我们还没有找到。
Howardite(古铜钙无粒陨石)、Eucrite()、Diogenite()三类陨石的氧同位素系统相近,因此我们认为同源。芝加哥大学著名的地球化学家Bob Clayton首先对氧同位素进行了分析和解释。Eucrite和Diogenite为玄武岩浆结晶而成。玄武岩浆部分是富含橄榄石的岩石融化而成,这种岩石在地球地幔中常见。由于上述陨石来自火山活动,因此其必定来自一个足够大的天体,其能够积蓄热量,形成火山活动(小天体由于半径小传导散热很快因此内部热量难以积累并使内部融化)。上述陨石的母体应该是在太阳系形成之初的一亿年左右(44亿年或更早)被猛烈撞击,分裂后剩下的部分残存于小行星带,即4 Vesta。这样的结论是根据4 Vesta遥感成分观测,并考虑到4 Vesta的大小而得出的。上面这三类陨石是唯一被怀疑不是来自月球或火星的陨石,因为有很多线索指明它们来自其他母天体。
陨石分类依据是其含有哪些矿物。Eucrite是含有pigeonite(一种辉石)和plagioclase(一种长石)的玄武岩。Diogenite(闪长岩)富含斜方辉石,可能是斜方辉石从岩浆中浮出,然后冷却并结晶,堆积在表面较深处。Howardite榴辉岩是breccias角砾岩的一种,由闪长岩和欧氏岩的破碎混合物组成,几乎完全可以肯定当时有一次巨大的撞击,摧毁了它们的母体。
目前全世界收集有大约200块陨石,其中一半是eucrite,最少见的是howardite。
还有多种无粒陨石从火星来到地球。这些陨石以它们被发现的地点命名,比如shergottites, nakhlites, chassignites。不过它们统称为SNC(英文发音为snick)陨石。
这些陨石来自火星的第一个证据是它们变成结晶的年代较晚。通过同位素纪年测量,这些陨石在1亿5千万年前至13亿年前冷却结晶而成。只有大型行星能够在45.6亿年前形成之后这么长时间内保持火山活动。因此这些陨石并不是来自小行星带,它们也不是球粒陨石或其他原初陨石。后来,陨石中包裹的气泡中气体被小心提取出来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气体的成分和同位素比例与Viking号火星着陆器测量得到的火星大气成分很像,但与地球大气成分却完全不同。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692927668a66276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