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家庭类型之隔代教养教学设计

不同家庭类型之隔代教养教学设计


2024年4月20日发(作者:爱普生打印机)

不同家庭类型之隔代教养教学设计

一、教学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教学单元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专业必修课

第五章 第二节 隔代教养问题

知识目标:通过启发式的课堂讲授,让学生明确隔代教养的含义、现

状及产生背景。

能力目标:会用相关理论,多角度解析隔代教养的现象;会用案例分

教学目标

析、访谈和调查等方法分析中国家庭隔代教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

响。

素质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讨论和实训,学生会用思辨的角度看待

隔代教养问题,能够理解每一类家庭都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结

合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隔代教养家庭存在的问题及对家庭成员的影响

在生活案例中,掌握隔代教养家庭的指导策略

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对于家庭教

隔代教养的含义、类型、模育的相关法律政策、家庭教育理论已有

式; 基本的了解。但缺少对社会热点的关注,

隔代教养产生的社会背景 运用相关政策和理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中国家庭隔代教养的现状、的能力不足。因此,本节课以隔代教养

主要矛盾 的学习为契机,通过案例分析及课堂讨

隔代教养家庭的指导策略 论,促进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思考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启发式讲授、辩论、案例分析、数据分析、社会调查

自学在线课程中国大学MOOC《家庭教育》家庭类型部分的内容,明确

不同家庭类型的优缺点,思考家庭类型对个人的影响。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预习任务

一、 课程回顾(5分钟)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上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等

工具归纳、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新课导入: (10 分钟)

教学设计

近年来,祖辈参与隔代教养日益普遍,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

注。祖辈独自、主要或协同父辈照料孩子,已成不争的事实。研究表

(由理论

到实践,由

明隔代教养对祖辈自身、父辈、孙辈,乃至对整个家庭都会产生影

浅入深,阶

响,这种影响涉及到祖辈、父辈和孙辈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在的和谐。

梯式提升

学生能力)

视频导入:《安家》宫蓓蓓家的隔代教养问题及回帖情况

问题:同学们,回想下你们周围的家庭或者你们成长的过程中是

否也存在类似的场景?矛盾的根源在哪?你有何感想?

解析:影视取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投射,通过视频让学生

切身感受中国家庭的隔代教养现象,能很快地融入隔代教养问题的

探究中。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对中国家庭隔代教

养问题的思考,敏锐地发现中国隔代教养家庭的痛点。

三、 课堂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隔代教养?隔代教养的类型、模式?(5分钟)

隔代教养,也称隔代教育,隔代抚养。是指由祖辈(主要是祖父

母、外祖父母)对家庭中的孙辈儿童所实施的抚养、教育及其他帮助

性活动。

196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老年学家伯尼斯.纽加顿 祖父母隔代

教养的5种模型:传统正经型/享儿孙福型/替代父母型/智慧老人型

/关系疏远型

中国学者划分4种模型:过分关注型/过分监督型/严厉惩罚型/

民主、温暖和理解型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3593976a228000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