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secondary怎么读)
本土文化资源在农村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本土文化 农村 主题活动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的提出(一)茅坪场镇是一片拥有红色土地的乡镇,这里香菇资源丰富,有
“中国春栽香菇之乡”之称,这让茅坪场镇拥有了独具特色的香菇文化资源。茅坪场镇在
2016年获得“省级生态乡镇”称号,源于翟家岭古村落的良好的生态和优美的环境,这让
茅坪场镇拥有了独具特色的魅力翟家岭原生态文化。我园打算利用以上本土文化资源开展
一系列主题活动探究。
(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
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茅坪
场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地方性教育资源,我们试图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地生成
一系列的探索性主题活动,从家乡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中科学地筛选和归纳出适合幼儿学
习的资源,生成有价值的主题活动,使本土文化资源与主题探究活动有机整合,培养幼儿
从小树立起本土意识。在主题探究活动中促进师生互动,促进师幼整体性和谐发展;培养
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他主张幼儿园课程要以
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的、
活生生的知识,让幼儿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得到身心和谐的发展。
(三)我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常会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组织教育活动、创设环境等,但
存在着随意性、缺乏系统性,没有进一步深入 。在本课题研究方面,教师参与开发研究,
不仅是为了开发一系列的课程文本,而更加注重参与过程本身,在这一过程中提升教师在
课程与教学方面的修养。同时,强调从幼儿园的发展和幼儿的需要出发,强调对本土文化
资源的利用。因此,我们以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为切入口,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形成符合我
园幼儿发展的主题活动课程,提高我园教师专业化水平。有效改变我园教育现状,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的界定(一)本土文化:是指将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进程中长久积
淀、传承下来的与众不同的民俗、习惯、景观、人文环境等地方资源引入教育而形成的独
特风格。本课题主要是深入挖掘茅坪场镇独特的“香菇文化”和“翟家岭文化”资源,将
其引入教育中去。
(二)农村:本文所指的山区农村,主要是指设施较为落后的山区农村,本课题主要
指幼儿家庭收入以种植香菇、农业、外出打工等为主要来源的茅坪场镇一带。
(三)主题活动:是一种以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为出发点,用整合的方法
将各领域的学习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活动课程。我们将周围的自然资源,
人文资源,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事物搬进课堂,融入主题活动中。
三、研究概况及理论依据(一)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他强调活的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3338744a222921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