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oppor15手机多少钱)
第9卷 第6期
201 1年12月
信 息 与 电 子 工 程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VO1.9.NO.6
Dee..201l
文章编号:1672。2892(2011)06-0786—04
大型激光装置光路准直并行控制模型设计
虢仲平,唐 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摘 要:大型激光装置中的光路准直部分涉及大量的精密控制检测设备元器件,对控制的可
靠性和控制时间有极高的要求。本文就多光束准直的并行化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完整地给出了
大型激光装置并行光路准直在软硬件中的解决方案,包含总体控制结构、运动控制、图像采集和
处理等并行化处理和设计。该模型在光学实验平台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和应用,为即将开展的准
直控制流程、图像处理以及运动控制并行算法在激光装置光路准直工程中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和保障。
关键词:光路准直;并行;控制模型
中图分类号:TN247;TP273 文献标识码:A
Design of parallel control model for beam collimation in large
scale laser equipment
GUO Zhong—ping,TANG Zhong
(Institut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Abstract:Control system of beam alignment in large scale laser equipment requires high reliability
and good real time performance due to a lot of control devices and detection devices included in i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arallel design of beam collimation and provides an integrated solution based on
software and hardware,including integral control configuration,motion control,and image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etc.This model has been validated and put into application on an optical experimental platform,
which provides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engineering realiz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beam alignment;parallel;contro1 model
大型激光装置光路准直系统是在装置运行发射前快速、自动地完成装置多束(48束)激光的光路准直,确保存
装置打靶运行发射时光路的畅通,并确保输出光束指向满足各类物理实验对打靶精确度的基本要求…。本文就光
路准直控制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给出了大型激光装置光路准直的并行控制模型,并在光学实验平台上得
到验证和应用。
1 光路准直控制系统结构
设计的光路总数为48路,分为6个束组,每个束组包含8路光。光路准直系统控制结构如图1,每个束组
包含8路光,其中隐含了准直控制硬件、软件控制模型。
2 光路准直并行控制模型设计
为使光路准直能在装置多光束环境下自动、并行运行,需在该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程序运行设计
上分别满足并行运行的基本条件。激光装置的光学设计和布局 ,使得6个束组在光路调整时相互独立和无关,
在每个束组内,提供了每条光路在准直时是相互无关和独立的 。因此,物理上的光学设计和准直控制流程为
多束光路准直的计算机并行运行提供了最基本的并行条件 。下面就基于在这种条件下,如何使得光路准直能
收稿日期:2010—11-12;修回日期:2011—03—03
基金项目:同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5AA845110)
第6期 虢仲平等:大型激光装置光路准直并行控制模型设计 787
够在控制系统中实现并行控制进行
分析和设计【6~l。
为达到控制系统在硬件设计上
并行光路准直的实现环境,需要解决
运动控制的并行运行,图像的并行采
集和传输,可提供并行处理的计算机
及并行软件3部分设计。
2.1运动控制
光路自动准直电控系统硬件采
用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控制
方式,将运动控制、图像采集等设备
灵活地接入控制系统中,由控制服务
系统、运动控制器、步进电机驱动器、
步进电机等组成运动控制硬件系统【9]。
在这种针对光路元器件所采用的控
制系统硬件设计中,每个束组独立自
行f每路可独立完成4‘个电机同时运 一i 1 I
…
;
・
…
;
-
…
L一
。
一.
。 m
行),同时又满足了激光装置的分束
组、分光束独立控制的要求。
运动控制所采用的并行模型如
图2所示。图2所包含的控制意义在
。
。 ・
1
l荇DUnⅡJe
b d1。
6 bunl…lll ̄
u u ul
一
c
#ccD
.
M 一 0i0
Fig
1Architectureofbeam alignmentcontrol svstem
图1光路准直系统控制结构
于:可以在任何时间t,确保6个束组中任意一个光路上的4个电机同时运行,这为装置的光路准直并行控制在
电机控制方面提供了实际可并行的前提,因为对于任何光路的控制而言,每个时间t时,最多只需4个电机同时
运行。
…
8 beam 41#beam …
6#bundle
48#beam
l#bundle
Fig.2 Parallel model ofmotion control
图2光路准直运动控制并行模型
2.2图像采集的并行处理
依据准直控制的需求和方法,达到并行控制的一路光路准直控制所要求的最大CCD图像数目是2幅(远场、
近场各1幅),对应1个束组的最大图像数目为16幅,对应6个束组的最大图像数目为96幅,图像数据的采集
模型如图3所示。
788 信息与电子工程
image process unit
第9卷
parallel control and return images
回 ~回圉园回
回回回一回囤酉团
回圆回回回翰阿一
回囡回国囤~ 团
吕
酋面
回回
固 图
团回
冒 昌
回
回 囵
图
回囤
副 团l固l
回
固回
圆
回
固
回
48#beam
… 回 图
画固酉回囤囱回
回回~回国一囤园回
Fig.3 Parallel model of image acquisition
图3光路准直图像采集并行模型
图3所包含的控制意义与运动控制相同,即可以在任何时间f,确保6个束组中任意1个光路上的2个CCD
可以同时进行采集控制,这为装置的光路准直并行控制在CCD控制方面提供了实际可并行的前提,因为对于任
何光路的控制而言,每个时间,时,最多只需2个CCD同时运行。
针对96幅图像数据的并行处理,则可采用多机(多CPU)多幅处理和单机多幅处理2种方法。其图像处理并
行模型如图4所示,表示的图像并行处理意义在于:使用多线程技术,使每个线程对应每个光路的图像处理;另
外,也可理解为把多个线程分配给多个计算机。
回回囤囵固罔酉
面回酉回回囡囫
回 一回回国团
8 beam 41#beam
Bn—near/fr aielfd CCD image
Fig.4 Parallel model of image processing
图4光路准直图像处理并行模型
2.3并行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及并行控制软件设计
在完成对光路准直硬件并行化控制和软件并行操作设计后,则需要有支持应用软件并行操作的操作系统,当
无法提供多CPU的计算机和并行操作系统时,可使用多台高性能工业控制机,将光路准直任务按束组或光路分
配给不同的计算机,以期实现多光路的并行执行LJ…。
并行控制软件能独立完成各个不同光路的准直处理活动,准直控制要达到多路并行控制,在运动控制和图像
采集满足准直并行设计要求后,最后的必要条件则是能提供并行处理能力和计算速度的计算机,原因是最大可能
需要同时处理96幅图像数据。
设计的 路准直运动控制结构、图像采集及控制流程,已能够为准直的全过程、光路、光束的并行处理提供
物理条件。设定每个光路在任一流程控制的一个动作中,所涉及的CCD数不大于2台,涉及的电机数目不大于
4个,则其处理过程是串行的过程,这些处理过程和方法,对所有光路几乎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并行
控制则体现在多电机(4个)的运动控制、多(2幅)图像的处理上。因此,本文所定义和实现的光路准直并行处理为:
同时调整不同光路的多个准直电机运行,同时采集不同光路的多幅图像数据,同时处理不同光路的多个图像数据,
同时为不同的光路发送不同的命令控制。
光路准直系统并行控制软件由3层组成,分别是现场控制层、集成服务层和集中控制层。现场控制层由6
套现场控制软件组成,每套现场控制软件对应实现与本束组被控设备的通信控制;集成服务层由6套集成服务软
件组成,实现现场控制层6套软件的集中管理,并为集中控制层、装置其他系统提供通信管理接口;集中控制层
由1套集中控制软件组成,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实现准直系统所有设备的集中控制。现场控制层、集成服务层
第6期 虢仲平等:大型激光装置光路准直并行控制模型设计 789
和集中控制层之间的通信通过跨平台的CORBA实现。光路准直系统并行控制软件层次模型如图5所示。
integrated control layer
integrated service layer
alignment system control devices(CCD,motor)
Fig.5 Hierarchic model of control software
图5光路准直控制软件层次模型图
光路准直系统集中控制软件根据设计模型及工作流程,组合集成服务软件提供的接口,并通过集成服务软件,
完成相关流程的控制操作,实现光路自动准直的集中控制。6套集成服务软件分别集成了6个束组现场控制软件
的所有通信控制接口,为准直系统集中控制软件以及为装置的其他系统提供通信管理接口。现场控制软件根据
CCD、运动控制器各部分提供的基本功能,实现功能初步集成,完成对相应束组设备参数的设置及控制。光路准
直系统控制软件与数据库的数据交互由集成服务层和集中控制层实现。
3 结论
本文设计并给出了适合大型激光装置准直控制的并行控制模型,并就光路准直控制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该
模型在光学实验平台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获得了大量有益的实验数据,为即将开展的准直控制流程、图像处理
及运动控制并行算法的工程实现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Holdener F R,Ables E,Bliss E S,et a1.Beam control and diagnostic functions in the NIF transport spatial filter[C]H Proc
of SPIE.Paris,France:[s.n.],1 997:692-699.
[2】 吕凤年,刘代中,旭仁芳,等.图像处理在光路自动准直系统中的应用[J].光学技术,2005,3(3):72—74.
[3] 陈庆浩,徐仁芳,彭增云,等.用于激光核聚变装置的光路自动准直[J].光学学报,1995,15(5):531-533.
[4】 刘代中,朱健强,徐仁芳,等.4程放大光路自动准直系统研究[J]_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16(5):582—586.
[5] 翟学锋,王国富,达争尚.神光III 3 光路自动准直系统设计【J].应用光学,2007,28(2):177—180.
【6] Kirby W F.Application software structures enable NIF operations[R].CA:Lawrance Livermore Nation Laboetory,UCRL-
.
JC一143317,2001.
[7] Van Arsdall P J,Bryant R,Carey R,et a1.The 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Status of the integrated computer control system[R】
CA:Lawrance Livermore Nation Laboratory,UCRL-ID一152832,2003.
【8】 Fayad M,SchmidtD,JnhnsonR E.Building application frameworks:0bject-oriented foundations of framework design[M].
Chichester:Johm Wiley&Sons Ltd,1 999.
【9] 张广法,唐钟,谢阅.基于PROFINET的网络通讯系统IJ1.信息与电子工程,2009,7(2):164—167.
[10] 谢阅,唐钟,虢仲平.光路自动准直中腔镜及反射镜控制算法[JJ.信息与电子工程,2010,8(1):111-113.
作者简介:
虢仲平(1964一),男,北京市人,研究员,
唐钟(1979一),男,四川省绵阳市人,硕士,
研究方向为嵌入式控制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
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及计算机软件
等.email:zpg@caep,ac.cn.
与应用等.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251359a241058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