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糖苹果脯的加工工艺研究

低糖苹果脯的加工工艺研究


2024年4月1日发(作者:联想售后服务网点查询电话)

维普资讯

130 20O6.v0i,27,NO,7 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工艺 

・・

低糖苹果脯的加工工艺研究 

李昌文’。岳青z 

(1.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培训部,河南郑州450046) 

摘要:在传统工艺生产果脯的基础上,研究了用真空渗糖工艺来加工苹果脯,并确定了最佳生产工艺。 

关键词:低糖果脯;真空渗糖;工艺 

STUDY ON THE IIECHN0L0GY OF LUW—SUGAR PRESERVED APPLE 

LI Chang-wen ,YUE Qing ̄ 

(1.College of Food nad Biology Engineering,Zhengzhou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Zhengzhou 450o02,Henan,China; 

2.Department of Training,Henan Vocational College,Zhengzhou 450046,Henan,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radiitonal technology ofpreserved fruits,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low-sugar preserved 

apple with sugar-dipping in vacuum Was discussed nad hte optimum processing technology Was determined. 

Key words:low-sugar preserved;sugar-dipping in vacuum;technology 

果脯是我国名优传统食品之一。源于我国,流传甚 

营养物质损失很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于健 

广,其质地柔韧,外观光亮透明,味道佳,耐贮藏。不仅闻 

康和营养的目的,人们对含糖量高的食品渐渐不感兴 

名于国内,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从目前果脯市场来看, 

趣,对果脯的风味和质量也因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 

其花色品种繁多,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要求,但传统的 

糖果脯含糖量低、原果味浓、质地柔软、口感好,因而适 

果脯均属于高热值食品,其含糖量一般为65%一70%, 

合于各种消费者食用。 

有的高达75%,同时产品的原果味不浓,表面粘性大, 

1材料与方法 

作者简介:李昌文(1976-),男(汉),助教,研究方向:食品加工。 

1.1材料 

脂能有效分离的问题。 

【4】 

Fullbrool,P.D.The use of enzymes in the processing of oilseeds口l 

4.3.3选用高效离心分离机(高水分法)或直接浸出新 

JAOCS,1983,60,476-478. 

工艺和设备,确保出油效率的提高。 

【5】 

Alder Nissen.J,US Patent 4100024,1978. 

水酶法提取油同时回收(水解)蛋白粉这项高新技 

[6】 

extraction[J].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1996,19:402-420. 

术,对于促进植物油料加工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回 

【7】H.domingues et al,Aqueous processing of SUl ̄OWer kemelswiht enzy- 

收的(水解)蛋白粉中除油脂低外。其余的营养成分全 

lilac technology叨.Food Chemistry,1995,53:427. 

部保留,是对全球植物蛋白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一 

【8】王璋,等.酶法从全脂大豆中同时制备大豆油和大豆水解蛋白工 

项重大贡献。随着该项研究成果工业化转化工作的深 

艺的研究们.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94,23(3):179—191. 

入,油脂工业将有望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9】钱俊清,等.水相酶解大豆蛋白的条件对其油脂分布的影响叨.浙 

江大学学报,2001,35(6):684—688. 

【10】钱志娟,等.玉米胚芽水酶法提油及蛋白质的回收叨.无锡轻工业 

参考文献: 

大学学报2004,(5):58—62. 

【I】刘军海,等.米糠油浸出和精炼技术研究新进展叨.中国油脂, 

【ll】刘志强,等.酶法有限水解花生蛋白条件对其含油率影响研究叨. 

2001,26(3):17—20. 

中国粮油学报,2003,18(3):73—77. 

【2】倪培德,等.高油分油料水酶法预处理制油新技术叨.中国油脂, 

【12】曾云龙,等.水相酶解法同时提取菜籽油和菜籽蛋白叨.中国粮油 

2002,27(6):5—8. 

学报,2oo3,18(6):69—72. 

【3】李君,等.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研究叨粮食与油脂,2001,1:5—8. 

收稿日期:200l5—10_21 

维普资讯

食品工艺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V0|.27.NO.7 

苹果:富士(市售新鲜苹果)白砂糖:市售一级品 

淀粉糖浆:果糖42%、葡萄糖52%、高碳糖6% 

分析纯试剂:无水氯化钙、磷酸二氢钠、柠檬酸、苯 

甲酸钠、亚硫酸氢钠 

食品级添加剂:CMC—Na、明胶、海藻酸钠、氯化钠 

1.2主要仪器和设备 

不锈钢锅、真空干燥器、干燥箱、水循环真空泵 

(SHB—B型)、胶体磨(JTM.85BC型) 

1.3加工工艺 

1.3.1工艺流程 

原料分选一清洗-+去皮、切分、去核_+护色、硬 

化_+热烫-+第一次真空渗糖、糖渍 第二次真空渗糖、 

糖渍-+干燥-+上胶衣-+干燥—包装-+成品 

1.3.2工艺操作要点 

1.3.2.1去皮、切分、去核:挖去损伤部分,以果实大小 

将苹果分为4块、6块、8块等,并用去核器取出果核, 

以上操作均在1%的食盐水中进行。 

1.3.2.2护色、硬化:将苹果块置于亚硫酸氢钠与氯化 

钙的混合液中浸泡4 h。 

1.3.2.3真空渗糖、糖渍:将热烫并冷却后的果块置于 

真空干燥器中,进行抽真空处理,按试验设计将糖液配 

好,经胶体磨后置于不锈钢锅内,加热至80℃,进行真 

空渗糖,而后缓慢放气至内外压力一致,并在此糖液中 

浸渍6 h,然后进行第二次真空渗糖、糖渍。 

1.3.2.4干燥:用少许温开水沥去果块表面的糖液,在 

60℃一65℃下于干燥室进行干燥。 

1.3.2.5上胶衣:将上述果脯置于0.6%的琼脂溶液中 

浸泡1 rain,而后在80℃下干燥15 min,再经0.5%的 

氯化钙溶液处理约1 min,烘干使果脯表面形成一层坚 

固致密的保护膜。 

1.3.2.6包装:将烘干的果脯置于高温蒸煮袋中抽空 

后包装。 

2结果与分析 

2.1硬化方式及电解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将去皮、切分、去核处理后的苹果按表1的方案进 

表1硬化方式及电解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序号护色和硬化方式 糖液 

注:电解质为NaC1、M#h、NaH2PO.溶液(浓度均为1%)及5omM,gZnCh 

131===一 

行处理,并记录糖渍0、2、4、6、8 h的渗糖率,比较渗糖 

效果及产品的感官质量。试验结果及感官评价见表2 

和表3: 

表2渗糖率及果块最终固形物表 

由表2看出,经B处理的果块在相同时间内渗糖 

率和最终固形物浓度均大于其它处理,由表3看出,经 

B处理的果块其质地、色泽、透明度均优于其它处理饱 

满度也较好。因此,采用B工艺来处理果块。 

2.2真空渗糖工艺参数的确定 

2.2.1不同抽空时间的试验 

先将果块热烫30 s,冷却后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并 

进行抽空处理,至0.09 MPa,分别维持5、10、15、20、25、 

30 arin而后进行真空渗糖,并在30 arin内充气至内外 

压力一致,记录糖渍0、2、4、6、8 h的渗糖率,比较渗糖 

效果。试验结果见表4: 

表4渗糖率及果块最终固形物表 

由表4看出,随着抽空时间的增加,糖液的浓度起 

初降低较陕,但当到达一定时间时,由于果肉组织内部绝 

大部分空气已排出,糖液的浓度变化很小,同时果块最 

终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明显,因此抽空时间选用15 min。 

2.2.2不同糖液浓度及梯度试验 

将果块只进行一次抽空处理(真空度为0.09 MPa, 

时间15 min),而后分别喷入浓度为30%、45%、60%的 

维普资讯

—・

.m

132 2006.VoL27.NO7 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工艺 

糖液,缓慢充气约30 min至内外压力一致,浸渍6 min. 

比较渗糖效果。 

由表7看出,C、D成品的甜度比A、B要高,色泽 

与饱满度比A、B差,A由于添加的淀粉糖浆比例稍 

将果块进行第一次抽空处理(真空度为0.09 MPa. 

时间15 min),而后分别喷人30%、45%、30%的糖液,缓 

慢充气约30min至内外压力一致,浸渍6 h,而后倒出 

高,粘牙,而且淀粉糖浆比例越高,成本也将提高。故添 

加的淀粉糖浆比例应为40%。 

2.4提高成品饱满度试验 

采用在糖液中添加一定量的胶体,以提高产品的 

糖液,对果块进行第二次抽空处理(真空度为0.09 MPa, 

时间15 min),而后分别喷人浓度为45%、60%、6o%的 

糖液,缓慢充气约30min至内外压力一致,仍浸渍6 h, 

比较渗糖效果。试验所得成品的感官评价见表5: 

表5不同糖液浓度及梯度试验所得成品的感官评价 

由表5看出,所有的处理中,采用二次真空渗糖并 

且浓度梯度为先3O%后45%生产的果脯既透明又比 

较饱满,经测定此处理后成品的总糖含量为51.2%,水 

分含量为18.2%,符合产品标准,因此加工中宜选用先 

30%后45%的糖液浓度及梯度。 

2.2-3不同浸渍时间试验 

保持果块温度为室温,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并进行 

抽空处理至O.09 M 维持1 5 min,而后进行真空渗糖, 

再缓慢充气30 min至内外压力一致,继续将果块在糖 

液中浸渍,时间分别为1、2,3、4、5、6、7 h,比较渗糖效 

果。试验结果见表6: 

表6渗糖率比较表 

浸渍时间(h)0 1 2 3 4 5 6 7 

由表6看出,在给定的条件下浸渍6 h,果块内外 

的糖液浓度即达到平衡,且此时产品也符合要求,因此 

浸渍时间取6h。 

2.3糖液配比试验 

本试验采用淀粉糖浆作为蔗糖的替代物,其添加 

比例分别为2O%、3O%、40%、50%,并进行感官评价, 

选择合适比例。试验结果见表7: 

表7淀粉糖浆添加比例 

注:+越多,表示成品的甜度越高,色泽与饱满度越好 

饱满度,选用的胶体及试验结果见表8: 

表8添加胶体对饱满度的影响 

注:+越多,表示饱满度越好 

由表8看出,单一胶体不如复合胶体好,胶体浓度 

高的没有浓度低的效果好,因为胶体浓度太高不利于 

糖液渗透到果肉中。复合胶中CMC—Na与明胶搭配使 

用与其它3种搭配使用的效果差别不大,但海藻酸钠 

品尝时有异味,故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选用0.2%的 

CMC—Na加1%的明胶。 

3产品质量指标 

3.1感官指标 

色泽:金黄色、透明、有光泽 

组织形态:组织饱满、质地柔韧 

风味:酸甜适口、苹果味浓厚 

3.2理化指标 

总糖≤55%,水分l6% 20% 

3.3卫生指标 

细菌总数<500个,g 

大肠杆菌<30个/1 00g 

致病菌不得检出 

参考文献: 

【1】李桂琴,刑海瑞.低糖冬瓜脯的研究叨.食品工业科技,1997(3): 

36~37. 

【2]丁利君.真空渗糖技术的研究叨.食品科学,1992(5):28~30. 

[3】乔旭光.低糖果脯降低水分活性保藏的研究叨.山西农业大学学 

报,1995(8):316~322. 

[4】蔡健.低糖果脯的质量控制叽江苏食品与发酵,1996(2):28—29. 

[5]王武,陈从贵,方红美,等,低糖西瓜果脯的生产工艺研究叨.食品 

科技,2002。23(5):56~58. 

收稿日期:2006-02-20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1928970a197932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