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对初次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

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对初次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


2024年2月10日发(作者:京瓷官网)

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对初次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对初次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中心辖区内某医院上报的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选26例采取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选26例采取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转阴率及血白介素33(IL-33)、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表达水平。结果:两组HBeAg、HBsAg转阴率对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33、HBV-DNA对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初次抗病毒治疗中,效果优于恩替卡韦分散片,可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缓解炎症反应。

[关键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1]。研究发现,在肝硬化、肝癌患者中,有15%-40%患者为慢性乙型肝炎转化[2]。临床常采取抗病毒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目的在于降低患者体内HBV-DNA载量,延缓病情发展进程。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中,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和恩替卡韦分散片较为常用[3]。本研究主要分析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对初次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中心辖区内某医院上报的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观察组(26例)和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为对照组(26例)。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16:10,年龄区间42-54岁,均龄(49.02±0.14)岁。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17:9,年龄区间43-55岁,均龄(49.35±0.14)岁。以上资料统计学对比,P>0.05。

1.2选取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符合相关指南中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2)新发病例。3)临床资料齐全。

1.2.2排除标准

1)存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2)重要脏器功能不全。3)恶性肿瘤。4)临床资料不全。

1.3治疗方法

观察组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63436)用法:口服,300mg/次,1次/d。对照组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恩替卡韦分散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2237)用法:于餐前或餐后2h空腹服用,0.5mg/次,1次/d。两组治疗时长均为3个月。

1.4观察指标

1)检测两组HBeAg、HBsAg,统计上述指标转阴率。2)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IL-33、HBV-DNA表达。

1.5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以示,分别行t、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HBeAg、HBsAg转阴率

x±s、%表两组HBeAg、HBsAg转阴率对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HBeAg、HBsAg转阴率对比[例(%)]

组别

n

HBeAg转阴HBsAg转阴率

对照组

26

19(73.08)

20(76.92)

观察组

26

25(96.15)

26(100.00)

X

25.318

6.783

P

0.021

0.009

2.2 治疗前后IL-33、HBV-DNA

治疗前两组血清IL-33、HBV-DNA对比,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33、HBV-DNA对比,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33、HBV-DNA对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两组血清IL-33、HBV-DNA对比(x±s)

组nIL-33(pg/mL)

t

P

HBV-DNA(U/mL)

t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2照6

46.31±39.32±0.36

32.951

<130.25±102.31±5.31

24.466

1.02

0.001

2.39

0观2察6

46.32±33.26±0.58

46.964

<130.26±.24

82.34±540.301

1.20

0.001

3.05

0

t

0.032

46.256

0.013

19.650

P0.974

<0.001

0.990

<0.001

3讨论

恩替卡韦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常用抗病毒药物。此药进入人体内可磷酸化,形成三磷酸盐。三磷酸盐对HBV-DNA复制全过程可起到明显抑制作用,对HBV-DNA正链、mRNA逆转录反链的生成进行干扰,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DNA表达,但易引发疲劳、眩晕、头痛等不适感[4-5]。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适用于治疗慢性成年乙型肝炎患者,具有明显抗病毒逆转录作用[6]。此药进入人体后,存在两种作用途径:1)可经二酯水解作用转化为替诺福韦;2)可经细胞酶磷酸化转化为二磷酸替诺福韦。二磷酸替诺福韦与HBV-DNA可发生整合作用,对HBV-DNA起到终止作用,对HIV-1、HBV反转录酶起到抑制活性作用。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HBeAg、HBsAg转阴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33、HBV-DNA均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将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初次抗病毒治疗中,效果优于恩替卡韦分散片,可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缓解炎症反应。

参考文献:

[1]李洁.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对初次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22(17):125-126.

[2]张楠.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TD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及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的影响[J].药店周刊,2021,30(25):177.

[3]许日新,邓雅丽,梁丽娟.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白介素33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03):92-94.

[4]刘红,徐瑞芳.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慢性乙肝对患者肝功能及外周血IL-35表达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0,31(08):980-982.

[5]高得勇,娄小丽,马爽,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T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肝脏,2021,26(10):1142-1145.

[6]李娜,杨胜芬,孟庆生,等.探讨舒肝宁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J].特别健康,2021,25(34):7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7541186a151534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