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快速抢票)
电影《满江红》观后感1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片尾时让人忍不住一起吟诵《满江红》,观看经典,心灵深处如同掀起万丈波涛,
久久难以平静。
电影《满江红》的故事发生在岳飞死后四年,以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前夜为
时间背景,讲述沈腾饰演的小兵张大与易烊千玺饰演的清兵营副统领孙均机缘巧
合被裹挟进的一场巨大阴谋,这阴谋层层反转、风云变幻,最终真相大白的故事。
在历史长河中,生命是无比短暂的,但是精神力量却是可以闪烁千年。在影
片中,岳飞去世四年后仍然是张大这些小兵的信仰和灯塔。而九百年后,他九死
不悔的爱国情怀,他“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碧血丹心,仍然让我们无比动容,
难以释怀。岳飞的浩然之气深深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
将会永远激励着每一个国人,我们永远不要忘记。
“每一个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片光明。”《满江红》
中的效用兵张大、舞姬瑶琴、车夫刘喜等等一众小人物,他们没有指点江山的气
魄和率领千军万马的能力,却拥有一个人在民族蒙难之际最最可贵的品质:精忠
报国。这四个字,刻在了张大的背上,也刻在这些人的心中。一腔报国的弧勇,
为大宋而流的热血,护佑岳飞将军的忠魂,是小人物坚韧赤诚的爱国情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当得知舞姬瑶琴是身负报国大义的那一刻起,对瑶琴也是
肃然起敬。看到她眼中那坚毅的目光,听着她唱的“何日归家洗客袍”,看着她
与张大那不舍的相拥,我听到了影院里的哽咽声不断……即使是瑶琴、张大等微
尘,亦能发出时代的最强光。当今的华夏盛世来之不易,正是无数个张大、瑶琴
等平凡小人物的笑泪和欢悲,正是丁三旺、刘喜等无数平凡小人物以微尘之恍聚
成当今新时代之光明。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吾辈之青年,亦应怀赤子之心,以尘雾之微补
益山海,以萤烛末光增辉岁月。吾辈之青年,亦应播下平凡之种子,以意志浸润,
以行动浇灌,以坚持为肥,矢志奋斗,谱写新时代之绚丽华章,以微尘之光芒,
汇聚我中华民族之脊梁。
电影《满江红》观后感2
影视剧很少有兴趣看第二遍的。《甄嬛传》是个例外,除了热播那几年连续
追剧两三遍,现在的短视频仍然喜欢看。尽管某些细心观众不断吐槽说某个镜头
中某不起眼的现代设施穿帮,或是史学家准确无误地指出该剧的漏洞,比如真正
的清朝皇宫是不容许王爷随便入宫的,遑论果郡王夜间逗留?纯属瞎掰!退一步
说故事可以编,可规矩不能乱造。简直没文化!若说穿帮镜头纯属粗心,那么罔
顾历史真相可谓面目可憎。可大家还是爱看!看了十几几十遍,就是喜欢。专家
只能摇摇头,汝辈肤浅粗鄙。嗯嗯,承认专家说得对,承认自己肤浅粗鄙,仍然
要说这是一部好剧!为什么,网上评价太多,无需赘言,今天的主题是新剧《满
江红》。
《满江红》看了两遍,没有时间差地连看两遍。如果第一遍是盲目的,第二
遍便有了某些重点,比如打更士兵丁三旺到底说没说“再”字?比如武义淳(岳
云鹏饰演)在哪个镜头说的“历史”这个词语?当然,知道了故事结果,再看某
些扑朔镜头便不会提心吊胆,感动点也少了一些,剧中精妙之处却益加明白清晰。
这是一部绝好的电影!说实话,朋友圈看到有推荐说《满江红》值得一看时,我
是犹豫的。岳飞的故事只要是个中国人就知晓的,那是一部多么令人痛惜痛恨、
肝肠寸断、壮怀激烈、义愤填膺、不忍直视,恨不能改写历史的惨烈史诗!所以
看到这个片名我就开始难过,我怕自己无法接受那些场面心悸心恨,引发情绪乃
至整个身体的动荡难安。但还是看了。一是好奇,这样一部悲壮惨烈的历史题材
大剧,张导将如何诠释?很难不叫人想起他的另一部剧《满城尽带黄金甲》,其
恢宏的战斗场面和富丽堂皇的宫中剧景,会不会在这部剧中成为一次重复?那样
将毫无看点。二还是好奇。想啊,导演为何选沈腾和岳云鹏两位小品演员参演这
样一部大剧?不是怀疑他们的演技,而是导演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毕竟中国最不
缺的就是好演员。沈腾先不说,难道因为岳云鹏姓岳吗?或者说二位想要挑战自
己喜剧人才的立世之本,全方位拓宽自己的演艺之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惊喜也太张导化了!整部剧既无恢弘惨烈的战斗场面,连布景也与《满
城尽带黄金甲》大相径庭,完全是朴素的色调,一色的青灰。而且,居然把如此
严肃的题材在灰色背景下给喜剧化了!都喜剧了,沈腾和小岳岳入选也就理顺了。
几位主演的表演皆可圈可点,不负众望。纵观全剧,亮点有四:
一是编剧别出心裁,以推理化的探案形式,利用正反面几个人物屡次交锋,
诠释反面权力高压下,官场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残酷与黑暗。随着故事深度推进,
孙均(易烊千玺扮演)与秦桧替身(雷佳音扮演)角色的最终反转带出戏之内核,
将剧情推向了高潮。爱情、亲情在家国情怀感召下,成为一抹带着黑暗之痛的暖
色点缀。我想当然的(或者说担心的更合适)历史事实:岳飞屡遭陷害的场面没
有出现,或者说剧中根本没有出现岳飞这个人,英雄只是作为整部剧的背景人物,
在剧情即将结束谜底揭开之时,于角色对话中出现(这一点与《甄嬛传》中的白
月光纯元这一形象塑造有相似之处)。所以不存在面对面直视英雄仰天啸屈、冤
屈致死的伤痛场面,难过指数适当缩小。
二,剧中穿插了戏剧元素,和一些细节特写,加上现代性台词与演员的出色
表演,把灰暗沉重的历史事件,以喜剧特效烘托相对轻松的观看氛围,将“疼痛”
指数缩减到最小化。比如背景配音用豫剧唱段,彰显了地域文化(宋都在河南),
又与人物命运相关联;又比如给张大(沈腾扮演)用刑,提到因为事发在山西,
所以把水刑换成“醋”刑,这个显然夸张了,却仍带出一些喜剧效果。雷佳音扮
演的.秦桧,他高大的身材故意佝背的形象,与戏曲舞台上花脸中奸臣的扮相相
符合,无论秦桧本人还是其培养的替身,走路缩肩藏头却大步流星,呈现出一个
诡计多端,又担心被人暗杀的奸相作为;他的配音似乎有意拟用了易中天的发声
习惯,用六七分相似,加上朝着人物奸诈善变的个性特点的创新发挥,形成既有
戏剧色彩更带喜剧特色的语音。而易老师本身很有特点的发音兼带喜剧性,不然
也不会成为诸多艺人表演时模仿的范例。
三,剧中似有若无的七嘴八舌与哄笑声,在表现一种生活的真实性,类似于
旁观群众的窃窃私语和人在事故现场面对他人或上司突发状况忍俊不禁的小声
哧笑或是嘲笑。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应该是张导的一种创新尝试,所呈现出的
艺术效果与前两点是相辅相成的,旨在提醒观众这是一个剧本表演,大家在看戏。
既是看戏,没必要整得那样严肃哈。
四,编剧虽然偏离了历史(谁也不能肯定皇家史书与民间野史百分百真实),
但主旨清晰,岳爷爷连同他的《满江红》永垂青史,鞭策后人。我不懂电影,但
我知道电影是艺术的一种。创新不断赋予艺术新的生命力。没人规定艺术必须点
面无缺、事无巨细地还原历史。艺术就是艺术,在不违背大主旨(一种精神,一
种信仰)前提下,把过于严肃悲壮的历史加工加料,灵活变动,以观众喜闻乐见
的风格,不欠不过、恰到好处地诠释出其精神与信仰,就是绝好的艺术!
历史题材小说《明朝那些事》,其叙事风格不就很受读者喜欢吗?小说能做
到的效果,电影更可以!大疫刚过,喜剧化的演绎更容易缓和人们紧张的情绪;
虽处和平年代,界外纷争不断,《满江红》同时在警醒着国人什么?仁者见仁,
思者自然。
电影《满江红》观后感3
初五观看了《满江红》,之前网上获悉好评如潮,便和家人仨人一起观看后,
过程感觉还行,但到最后,当孙均接力张大的使命胁迫秦桧让全军复诵岳飞的绝
笔词《满江红》,这时候眼泪哗哗的出来了。这个泪点让人意想不到,想不到几
个小人物要完成的大事件是这个,还以为他们是为了杀秦桧,为岳飞报仇,而是
让鹏举绝笔流传出来,让千千万万的人以唾液杀死秦桧,直接杀死秦桧不足为道,
但是要让世世代代的人骂死秦桧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电影看到此,感受至深,
同时也在为岳飞的死扼腕长叹!岳飞写下的《满江红》,表达的是恢复旧室的生
平志向,或许就如他的《小重山》写的':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是他同年代的赵构和秦桧之流不会懂
的。
10年前也有一部连续剧《精忠岳飞》,看完之后,也是心情难以平静。我
们不禁发问,为什么让英雄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对待?或许我们现在看透了--皇权
的捉弄。大宋王朝其实不弱,不管民间还是军队,弱的是皇权,赵家王朝立朝不
正,要不是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也不至于让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所以
赵家立朝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让文官担任军队的主官,也
不停的轮岗,一直在防范着武将,一直想要削弱军队的力量,再次防范藩镇割据,
也就是防范武将再次出现黄袍加身,是防范到骨子里的。这样的防范结果是导致
军队的战斗力无法防守外敌的入侵--北宋对辽俯首称臣,南宋对金俯首称臣,最
后被蒙古灭了。
可能我们要说,岳飞也不太懂政治,他生平的抱负的北伐中原,迎回二帝。
赵构做了几年皇帝之后,已经不舍得将皇位让出来了(退回去)。我们无法去怎
么猜测岳飞,也不能要求岳飞当一个天下枭雄,要让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去废掉
赵构(假如他有这能力),这或许就是岳飞的宿命。他的使命或者就很简单,要
平定中原,恢复旧都,这个和他现管的天子偏安一隅是严重冲突的。
历史如果能假设的话,我们假设岳飞能够迎回二帝。这二帝当中,一个是他
老子,一个是他哥哥。回来后,如何安排皇位呢?我们可以参考明朝的另一个样
本:土木堡事件之后,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刺也先俘获了,之后,开启
了于谦的北京保卫战,朱祁钰被推上帝位,明太后同时要求立朱祁镇的儿子为太
子,确保朱祁钰只是临时过渡的皇帝而已,随着明朝的稳固,被俘的明英宗朱祁
镇被释放回来了,被封为太上皇,被弟弟朱祁钰囚禁在南宫7年。朱祁钰皇帝位
坐久之后,计划着一步一步废除哥哥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
的儿子为太子,不幸的是,自己儿子突然夭折。后来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等人
的支持下,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上位。大明又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对北京
保卫战有功的于谦被处死。
历史不能假设!读史使人明智,宋人不忘亡国恨,全军复诵《满江红》!
电影《满江红》观后感4
小时候,奶奶家的收音机里每次播放刘兰芳讲的评书《岳飞传》时,我总是
放下所有事情一集也不漏得追着听,像现在孩子们追剧、追星、打游戏一样迷恋。
岳飞智勇双全,治军有方,屡破敌阵,大败金兀术,一生精忠报国,最后却以莫
须有的罪名被秦桧陷害,命丧风波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我,我对
英雄岳飞也一直无比敬佩和仰慕。
今年正月,贺岁影片《满江红》上映,我回忆起儿时追评书的情形,同时也
对银幕中如何刻画这位家喻户晓民族英雄充满了期待,所以迫不及待买票观影。
影片开始,我就被若干历史上未出现的小人物快速奔跑在青色砖瓦、光线昏
暗、深深的巷子里这一情节所带来的紧张气氛所吸引。金国使者死在宰相秦桧驻
地,所携密信不翼而飞,秦桧命小兵张大和亲兵营副统领孙均两人在一个时辰内
找出凶手和密信,故事情节由此展开……演员阵容豪华强大,故事情节不断推进,
两个半小时的`影片,但我看到近一个半小时还未出现岳飞的影子,心里不免着
急,心想我是为看岳飞而来的,演了半天还未出现我想看的主人公,演员阵容再
强大、故事情节再好也不符合我的预期,当时对影片的内容有些不满。但是当小
兵张大被拿下,酷刑之下,后背露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时,故事情节不断递
进和反转。此时才觉得不愧为名导张艺谋的作品,通过一群小人物为获取民族英
雄岳飞的临终遗笔,讲述了舍生忘死、义薄云天的精神来唤醒被权势镇压的真相
和良知的故事。影片的最后以全军诵读岳飞的的遗笔《满江红》定格。
我已从事律师工作25年,在这期间也时常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压力,甚至面
临来自部分案件相关人员的威胁,但我从未畏惧过,坚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追求正义,这一初心始终未改。最后让我们共同诵读岳飞那首震铄古今的佳作《满
江红》,以此共勉: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
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
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电影《满江红》观后感5
每每读起《满江红》这阙词,总是热血沸腾,不仅仅因为词的壮烈,更是敬
佩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有鼓舞,更有抱憾和不甘。
虽说目前学界对《满江红》是否岳飞所作有争议,但作为后人的我们,应该
牢记的是他和他的岳家军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爱国忠君精神。
以熟悉的词牌名为影片名,更能激发观众的热情,导演够聪明。我也是怀着
这样的情怀带着孩子走进了影院。
全员牺牲并不是为了刺杀秦桧,只是为了让他背出当年岳飞临死前在风波亭
写下的《满江红》。词在,岳飞的精神就在;词流传,岳飞及岳家军的事迹就会
流传。小人物们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了这样悲壮的结局,不可不谓用心良苦。奸臣
照旧好好地活着,直至终老。历史如此,影片亦如此。
除了沈腾,里面的演员我没有一个喜欢的。沈腾本身就很搞笑,一本正经地
说着搞笑的`台词更是让人忍俊不禁。所以,影院不时有笑声。但这部电影并不
是合家欢,有些血腥与暴力,十三岁以下儿童不宜观看。
感动我的是小人物毫不犹豫赴死的大无畏精神,传承岳家军精神的执着信
念,全军背诵《满江红》时的震撼,我忍不住流泪了。我想,岳飞在天有灵,定
会欣慰。
电影《满江红》观后感6
一、拍摄的院子
我是一个很喜欢大,宽敞的人,大江大河最好,立意深刻是我的心头好。
当看到开篇拍摄的院子,是那种并排只能微微通过2人时,一种拥堵的氛围
感,我下意识有些排斥,意识也剥离出来。心想这是什么电影,怎么是这种调调
的呢?
(因为在买票的时候,时间有些紧迫,我也没有上网搜索过《满江红》的相
关信息,因此看电影时,完完全全是基于自己过往的喜好与想法)
但当后续是讲秦桧时,拍摄地点是在他丞相府中,我略微有些意识到,为什
么导演会选择这样子的场景,为什么会有一种拥挤感,不由得赞叹导演的.明智。
二、全军朗诵《满江红》
整部电影看下来,最让我满意的就是全军朗诵的片段,因为实在是完全踩到
了我的喜爱点上。
心中默念,力量之震撼。随着情节的推进,好像我也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
成为其中朗诵的一位军官。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
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
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三、略微的遗憾
整部电影看下来,不知为何会有一种遗憾,或许是因为个人喜好的参差以及
不同的审美风格。
稍微的觉得前期与后期的画风有一些不搭,感觉前期的铺垫略微不足,以至
于后期全军朗诵《满江红》时,会觉得中间空了一段,但是又不知道空的是什么,
突然间就上升到家国情怀,让我霎时间接不上,有一种从片段A跳跃到片段B
的感觉。
最大的收获:
看完整部电影,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爱上了《满江红》这首词,被岳家军和岳
飞的精神所感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能写出如此振聋发聩的词!这是一支
什么样的队伍啊!为了家国可以做到如此这般地步!
电影《满江红》观后感7
最近一次看到岳飞的名字,是因为一篇关于岳飞在洞庭湖区平叛的微信文
章。自己因为想多了解一些关于“江湖”的传奇轶事就饶有兴致的点进去阅读了。
没想到,贺岁片又有《满江红》,于是在和《流浪地球2》相较之下,选择
了它。
看完满江红,我还是挺满意的。让我想起了张艺谋的另一部电影《英雄》。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之前是刺秦,秦始皇。这次也是刺秦,秦桧。正义之士慷
慨赴死。只是那一部讲的都是英雄,这一部讲的是小人物和心怀鬼胎的.奸臣斗
智斗勇,格局又上升了一点。说明打工人也有大作用,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
有我的信念,着实让人唏嘘。
电影艺术之所以被人看好,可能就是因为电影艺术家在通过电影这种方式来
反映社会、表达情感。就比如电影在一些国家会作为政治沟通工具来塑造公民人
格,所以某国大片里,总是他们拯救地球。
现在扫黑反腐剧流行,由于反派角色塑造得太过于鲜活,导致有些人认为自
己离成功就缺了一个贵人,然后就能叱咤风云,哪怕只能一时也是好的。有更甚
者,想着既能叱咤风云,又能全身而退。这多少有点偏离影视剧本意的味道,因
此我强烈建议有以上想法的人去看看。大概看完以后会有一种“阳康”的神清气
爽,又或者有一种火烧血液八百里,全身一片满江红的酣畅淋漓。看了一部家国
情怀的电影,我觉得应该有这种体会。黑恶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你居然也认可他
成功的模式,甚至还想成为这种人。当混浊成为一种常态,那么清醒就是一种罪
孽?不是滴,清醒不是罪孽,揣着明白装糊涂才是。
整部电影都在找一封信,其实我觉得这封信对谁都不重要。秦桧一开始就说
了,找到信就嘎了张大,没找到也嘎了。这么阴险的人应该早就想到了应对的办
法。连最后的孙均,都已经将信绑在鸟腿上,但也袖手旁观,让侍女嘎了可怜了
一辈子的信鸽。
电影到这,一群慷慨赴死的人要得都只是岳飞死前写下的绝笔。因为在他们
看来,这远比这封可能威胁秦桧身家性命的通敌密信要重要。因为信对于秦桧来
说是他的性命,而他不知道因为这首词,他将背负千古骂名。在付出几条人命的
代价下,换来一首词。这么说来,这就是文学的力量,电影也是文学艺术的一种。
或者,电影里面的审问已经暗示了,如果那个书记官写足了岳飞的谋反罪名
流传后世,而没有这首词,那么今之视昔,能认同岳飞吗?
就像《满江红》描述的故事一样,正因为有一群仁人志士的努力,所以被埋
没的《满江红》才得以传世。我们虽然是打工人,但是也可以对生活抱有热情,
对国家怀揣感情,为了让他们变好而努力,不是吗?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2146840a201342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