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G骨干传输网C6T与C6T+L6T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400G骨干传输网C6T与C6T+L6T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2024年5月8日发(作者:华为p20换电池要多少钱)

DOI:10.3969/.1006-6403.2023.07.001

400 G

骨干传输网

C6T

C6T+L6T

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刘杰]

摘要

分析了

400 G

超长距

WDM

技术的特点,并从多个维度对比分析了

C6T

C6T+L6T

技术在骨干传输网工程应用的优缺点,最后结合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给出

技术应用建议。

关键词:

400G ROADM C6T C6T+L6T

波长碎片率

刘杰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硕士,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中国电信骨干传

输网络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1

引言

2023

1

中国电信联合烽火通信成功实现

400 G

DWDM

系统现网

3 820 km

超长距实时传输

2023

3

中国移动正式发布世界最长距离

400G

光传输现网技术试

验网络

2023

5

中国联通携手诺基亚贝尔建成国

内运营商

400 G C+L

超高速传输实验网

国内三大运营商

不约而同的试验

400 G

超长距

WDM

技术

预示着骨干传

输网

400 G

时代即将来临

从发布的试验网成果来看

调制码型上

9xG

波特率

+PCS-16QAM

码型技术已经成熟

13xG

波特率

+QPSK

码型技术有待完善与成熟

光谱使用上

C6T+L5T

已经

取得很大的进展

并且光放大器已有样机

[1]

C6T+L6T

待完善与成熟

间隔在

100~120 GHz

之间

QPSK

码型的

400 G

系统波长

间隔约为

150 GHz

在有限的光谱资源内

波长间隔越大

所能获得的波道数就越少

系统容量也越少

PCS-

16QAM

码型的波长间隔为

100 GHz

C6T

光谱最多

60

个波

系统容量为

2.4T

QPSK

码型的波长间隔为

150 GHz

C6T

光谱最多有

40

个波

系统容量为

1.6 T

对于骨干传输网来说

PCS-16QAM

是在光电器件波特率

达不到一定水平下的过渡技术

130G

波特率光电器件

成熟后

130 G

波特率左右的

400 G QPSK

的技术方案是

未来几年

400 G

骨干传输网的重要技术方向

[2]

400G QPSK

码型在

C6T

光谱仅有

1.6T

的系统容量

200G QPSK

码型在

C6T

的系统容量一样

为了获得更

大的系统容量

业界将目光聚焦在

L

波段上

各波段在光

谱上的分布如图

1

所示

从图

1

也可以看出

L

波段的末端存在翘尾的情况

表示该光谱的系统性能较差

从业界公布的阶段研究成果

也印证了这一点

较早期业界一直无法解决

L

波段最后

2 400G

超长距

WDM

技术特点

400 G

超长距

WDM

由于单波速率高

导致其波长间

隔要求较宽

其中

PCS-16QAM

码型的

400 G

系统波长

2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400 G

骨干传输网

C6T

C6T+L6T

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网络可随业务量的增加无限叠加光层复用段

避免由于波

长时隙不够增加变波长的电中继

OTU

),

不启用

WSON

功能

,

工作路由策略为最短路径

恢复路由策略为最少代

关联组策略为路由分离

随机生成

300

条不同局向业

使用自研

ROADM

规划软件进行仿真计算

分别输出

OSNR

容限为

15.5~17.5 dB

的工作中继

OTU

配置数量如

1

所示

1

光谱分布图

几波的系统性能

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

根据相关报道

L6T

放大的技术瓶颈已经突破

样品单机性能符合预期

正在进行系统级性能验证和优化

[3]

然而就算能够解决

L6T

的光层性能

可以很肯定的一点是

C6T+L6T

的系

统传输性能是低于

C6T

体现在组网设计上即为

OSNR

容限

由于

C6T+L6T

的光谱太宽

在目前技术水平下

分关键光层器件无法全面支持

12 THz

光谱宽度

主要体

现在

OTU

板卡

WSS/OXC

光放大器等板卡

因此在当

前技术下

使用

C6T+L6T

光谱建设

400 G

网络时

需要

使用一对纤芯

两套支持不同光谱的板卡

所以在逻辑上

C6T

L6T

是两张不同的网

序号

1

1

2

2

3

容限

16.0 dB

16.5 dB

17.0 dB

17.5 dB

1

工作中继

OTU

配置数量表

序号

1

1

2

2

3

OSNR

容限

15.5 dB

16.0 dB

16.5 dB

17.0 dB

SNR容限

17.5 dB

业务

OTU

工作中继

OTU

端口

600

600

600

600

务OTU(端口)

600

中继

OTU

增长率

0%

6%

30%

59%

继OTU增长率

79%

端口

468

498

610

742

作中继

838

OTU(端口)

在上述基础上

模拟网络开启

WSON

功能

使用自

ROADM

规划软件仿真所有断纤场景并计算

分别输出

OSNR

容限在

15.5 dB~17.5 dB

的工作

+

恢复中继

OTU

置数量如表

2

所示

2

工作

+

恢复中继

OTU

配置数量表

OSNR

业务

OTU

15.5 dB

SNR容限

工作中继

468

498

610

742

838

恢复中继中继合计中继

OTU

增长率

0%

15%

61%

93%

124%

继OTU增

长率

端口

OTU

端口

端口

)(

端口

600

600

600

600

600

务OTU

(端口)

作中继OTU

(端口)

64

3

优缺点分析

基于

400 G

技术的特点

下面从不同的维度来分析

400 G

超长距

WDM

C6T

C6T+L6T

技术应用在骨干

传输网工程的优缺点

114

复中继

(端口)

532

612

858

继合计

(端口)

248

286

356

1028

1194

两次网络模拟仿真的计算结果分析如图

2

所示

3.1 OSNR

如上分析

C6T+L6T

的系统传输性能低于

C6T

C6T+L6T

OSNR

要较

C6T

的差

[4]

OSNR

的优劣最

终是反映在网络需要配置电中继

OTU

的数量上

其数量

关系到网络建设成本

通常情况下

OSNR

越差系统最大

传输距离就越短

网络需要配置的电中继

OTU

就越多

建网成本就越大

由于单波

400G

超长距

WDM

技术暂时

没有相关标准

业界也没有公布相关测试数据

因此我们

100G

超长距

WDM

技术为例

构建虚拟

ROADM

网络

对比分析随着

OSNR

的劣化导致网络配置电中继

OTU

量的变化趋势

假设虚拟

ROADM

网络共有

80

ROADM

节点

268

个复用段

每个复用段

OSNR

值均大于

17.5 dB

2

电中继随

OSNR

变化图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

系统传输性能对网络配置的电

中继

OTU

数量和建网成本影响较大

当然

影响程度与

网络的相关特性息息相关

如网络覆盖区域的大小

所使

用光纤质量的优劣

业务路由的长短等

都是影响电中继

OTU

数量的关键因素

通常情况下

网络覆盖区域越大

使用光纤质量越差

业务路由越长

OSNR

劣化导致电中

OTU

增加就越多

3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07·

广东通信技术

运营与应用

3.2

波长碎片率

波长碎片是

WDM

系统无法避免的现象

主要体现在

系统有少量波长时隙无法使用

主要原因是业务路由长短

不一

经过多次扩容后导致有些波长无法安排业务

系统

波长碎片率越低

其有效利用率就越高

下面我们对比分

析一下

C6T+L6T

2

×

C6T

的波长碎片率

我们使用一个

8

波的

WDM

系统与

2

4

波的

WDM

系统进行对比分析

系统共设置

6

个节点

5

个复用段

其中业务

A~I

是原有业务

J~M

是新增业务

8

WDM

系统和

2

4

WDM

系统的波道安排如图

3

4

所示

在配置网络本地上下业务模块时

由于

C6T

同波长数

量是

C6T+L6T

2

本地上下业务模块将是

C6T+L6T

2

但在现阶段技术水平下

C6T+L6T

需要分别为

C6T

L6T

配置不同的本地上下业务模块

在这方面两

者互无优势

当所有光器件全面支持

12 THz

光谱宽度时

建设同等规模网络

C6T

需要配置的本地上下业务模块数

量是

C6T+L6T

2

3

纤芯需求

C6T

C6T+L6T

的劣势在于

在建设同等规模网络

C6T

需要的纤芯数量是

C6T+L6T

2

光纤资源

消耗较大

4

WSON

控制平台

在网络启用

WOSN

功能时

C6T

网络只需要配置一

WSON

控制平台

C6T+L6T

由于

C

波段和

L

波段

3 8

波系统波道安排

光器件不通用

需要配置两套

WSON

控制平台分别控制

当所有光器件全面支持

12 THz

光谱宽度时

C6T+L6T

样只需要配置一套

WSON

控制平台即可

4

两个

4

波系统波道安排

如图

3

4

所示

8

波系统的波长碎片率为

7/

8

×

5

=17.5%

2

4

波系统的波长碎片率为

2/

8

×

5

=5%,

显然两个少波道数

WDM

系统的波长碎片率要低于一个大

波道数

WDM

系统

究其原因是

一个

8

波系统每个波长

只有一个

两个

4

波系统每个波长却有两个

因此在业务

规划时

两个

4

波系统能够实现同波长光层转接

使用上

更多波长碎片的概率是一个

8

波系统的

2

同理

两个

40

波系统的波长碎片率比一个

80

波系统低

即在同等网

络规模下

C6T

的波长碎片率要低于

C6T+L6T

3.4

总结

C6T

C6T+L6T

的技术选型影响因素较多

对比总

结如表

3

所示

3

影响因素对比表

光器件

支持

12T

光谱

不支持

支持

C6T

C6T+L6T

C6T

C6T+L6T

光谱

电中继

OTU

数量

波长

碎片

运营

备件

相同

相同

本地组

纤芯

WSON

需求

制平台

1

2

相同

相同

4

工程应用建议

从当前公布的试验网情况来看

技术成熟且相关器件

有充足产能的

400 G

技术为

9xG

波特率

+PCS-16QAM

可快速用于

400 G

骨干网的建设

C

波段最大可建

60

130 G

波特率光电器件成熟且相关器件有充

足产能时

400G QPSK

技术是建设骨干传输网的最佳选择

在实际工程中对于

C6T

C6T+L6T

的选择

需要根据技

术发展和工程应用需求进行判断

3.3

其他方面

1

运营备件数量

C6T

C6T+L6T

还有一个优势在于

CT6

不同类型

的板卡均只需要支持一个波段

运营备件只需准备一套

C6T+L6T

的板卡需要支持两种波段

运营备件数量需

要翻倍

但当所有光器件全面支持

12 THz

光谱宽度时

C6T+L6T

这方面的劣势将消失

2

本地组数量

4.1

光器件不支持

12T

光谱

1

链状网络

对于采用链状结构组网的网络

采用

C6T+L6T

组网

较采用

C6T

组网要节省一半的纤芯

对节省光纤资源有较

4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400 G

骨干传输网

C6T

C6T+L6T

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大的好处

尤其是光缆建设普遍存在周期长

成本较高的

情况

对于光纤资源紧缺的骨干传输网

采用

C6T+L6T

组网是较好的选择

对于光纤资源充足的骨干传输网

要评估采用

C6T+L6T

组网增加的电中继

OTU

投资与其节

省的纤芯资源投资的关系

同时考虑运维

[5]

的需求进行综

合分析

2

ROADM

网络

对于

ROADM

网络

采用

C6T+L6T

组网较采用

C6T

同样可节省一半的纤芯

但其存在系统传输性能相对较

差的情况

此时应分析网络的覆盖范围及其光纤质量

对于覆盖范围较小

光纤质量较好的

ROADM

网络

C6T+L6T

组网是不错的选择

其所需的电中继

OTU

会有少量增加甚至不增加

对于覆盖范围大

光纤质量较

差的

ROADM

网络

采用

C6T+L6T

组网将会导致电中继

OTU

数量增加

建设成本大幅提升

此时采用

C6T

组网

可以减少网络建设成本

5

结束语

C6T

C6T+L6T

的技术选型是当前

400 G

技术的叉

路口

对于网络工程建设来说

不同的网络应该采用适合

其自身情况的技术

省际传输网与省内传输网可以不同

大型骨干传输网和小型骨干传输网也可以不同

应结合实

际情况科学部署

不断提升网络应用水平

[6]

参考文献

1

海峰看科技

.

中国电信张成良谈全光网

2.0

:或

2024

年部

400G ROADM

[EB/OL].

2022-08-05

[2023-07-31].

/s?id=1745704&w

fr=spider&for=pc.

2 C114

通信网

.

中国电信吕凯:骨干网应用

400G

是必然选

择,预计

2024

年商用

[EB/OL].

2022-04-13

[2023-07-31].

/s?id=32962531&w

fr=spider&for=pc.

3

李允博

,

张德朝

,

李晗等

.400G

光传输技术与产业进展

[J].

信世界

,2023(05):42-44.

4

冯振华

,

尚文东

,

陆源等

.

大容量光传输技术进展与

400G

C+L

系统研究

[J].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12):48-61.

5

刘丹阳

.400G

光传送系统的演进目标与技术发展方向

[J].

信快报

,2022(12):10-11.

6

黎志伟

.400G OTN/WDM

的技术发展研究及应用部署建议

[J].

长江信息通信

,2021,34(12):153-155.

(收稿日期:

2023-06-12

4.2

光器件支持

12T

光谱

当光器件全面支持

12T

光谱时

采用

C6T+L6T

组网

的优势就很明显了

可节省一半的纤芯资源

系统传输性

能差异或许变得更小

期待业界技术的更新迭代

早日实

现光器件支持

12 T

光谱

征稿启事

本刊长期面向国内外通信行业管理人员、通信企业管理人

员、信息通信网工程技术人员、通信市场营销人员以及其它通

信产业跟踪研究人员征稿。征稿范围如下:

通信产业宏观政策分析、通信行业管理信息综合报道、

通信产业发展环境研究与分析;

信息通信网及相关技术热点跟踪与报道、信息通信网

络规划设计、信息通信技术研究;

通信市场跟踪研究与报道、通信企业管理模式及方法

探讨、通信企业运行机制研究;

其它与通信行业相关的跟踪、研究与分析报道。

来稿一经确定采用即通知作者本人,请投稿者留下准确的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

E-mail,

通信地址等

)

。编辑部收到投稿

即进入稿件处理程序,如欲转投其它刊物,作者应事先与编辑

部联系并取得同意,投稿

3

个月后如未收到刊用通知,可自行

处理。限于编辑部人力,来稿一律不退,不发退稿通知,请作

者自留底稿。

文责自负,作者应保证无署名争议,无一稿多投,无泄密之

处,无政治性问题。严禁抄袭剽窃,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

品,请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其作者和文献来源。

本刊已加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CNKI

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所有在我刊发表的论文均认同将其在著作权保护期内的复制

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给《广

东通信技术》编辑部,编辑部可将上述权利转授权给第三方使

用。作者不再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该篇论文,但可以在其

后继的作品中引用(或翻译)该论文中部分内容或将其汇编在

作者的非期刊类文集中。如不同意,请事先声明,本刊另作处

理。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

(

已在收

取版面费时折减和换算为杂志赠阅

)

非编辑部约稿,一经采用,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收取版面

费,具体事宜与编辑部联系。

来稿请发电子邮件至

gdtxjs@

编辑部来稿处理联系电话:(

020

38639501

38639258

谢小姐。

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07·

广东通信技术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119064a256886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