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80失败原因

A380失败原因


2024年5月8日发(作者:丽台p1000)

案例分析:空客A380项目管理失败原因分析

空中客车A380是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四引擎、550座级超大型远程宽

体客机,其投产时是载客量最大的客机,有空中巨无霸之称。作为全球与波音公司相抗衡

的另一大航空巨头,其在制定空客计划时信心满满,订单量也远超波音747机型的订单量。

然而A380的三次延迟交付,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公司财报亏损,股票暴跌、高层动荡、

丑闻不断,坏消息接踵而至。发货时间推迟两年,项目成本增加了至少30%的空客公司,

不得不通过大规模的重组、毫不留情的裁员和关闭工厂的粗暴举动来满足A380不断调高

销售目标,以确保收支平衡。 来自空客的项目管理失败案例,已成为飞机制造业的噩梦。

失败原因分析:

1. 组织架构中各部门过于独立,使得项目沟通难以开展。

A380的制造面向全球招标,零部件生产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的数百家生产厂商,各

环节生产独立却又彼此有联系,若其中某一环节出现差错,便会出现连锁反应影响整个项

目的交货期。空客特有的组织架构又使流程管理具有多重复杂性。机身各部分的生产主要

分布在四个国家的十六个工厂,其中飞机机翼在英国设计制造,尾翼在西班牙设计制造,

机身的前段、后段及飞机内部装饰在德国完成,驾驶舱、机身中部以及机身和机翼的联结

工作在法国完成,而最后的组装一般在法国进行。而且四国都有着自己独立的供应商、技

术人员、会计、法律顾问。这种古怪组织架构导致了同一项目下的不同项目成员之间难以

开展有效的沟通。一方面,这种低效率的沟通导致了项目的整个开发周期延长。另一方面,

各项目成员之间沟通的缺乏也埋下了发生技术风险的隐患,以致于不同国家的工程师竟然

使用了不兼容的软件。

另外,空客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法德双控组合,两国各自拥有22.5%的股份以维持一

种微妙的权利平衡。空客设立两个董事长、两位首席执行官职位,法、德双方各居其一,

各自享有平等的管理权力。因此,为了满足政治目的,空客的管理结构和生产进程中有太

多没必要的低效设置,这也是阻碍了项目沟通的原因之一。

2. 低估了整个项目的风险,在风险暴露之前没有做好应急计划。

A380是一个总投资107亿美元的庞大项目,四年的开发周期其实相当紧张,空客在

立项之初就低估了整个项目的难度。前两次延迟交付都是因为技术原因,可见空客并没有

对项目中的技术风险做出正确评估。第三次延迟是因为线路重装问题所需时间估计不足,

空客再一次低估了风险。从管理层的频繁更换可以看出,空客并没有做好应急计划,在风

险暴露的时候只是简单地采取换帅的做法,不仅解决不好问题,反而使得整个项目管理更

加混乱。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112502a256788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