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oppo最新款手机2022)
2011年第09期
总第159期
福 建 建 筑
No09・2O11
Fujian Architecture&Construction
VO1・159
福清融商大厦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吴步峰
(福建省集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
福建福州350011)
要:本文介绍福清融商大厦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通过几种基础方案的对比,提出了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基础设计思路及
基础设计桩端后注浆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O4—6135(2011)O9—0047--03
优化结果。
关键词:超高层
中图分类号:TU473.1
Foundation design of Fuqing Rongshang extra--high building
Wu Bufeng
(Fuj Jan Jitai Architectura1 Design Co.。ltd Fuzhou 350011)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foundation design of Fuqing Roshang Extra--high Buildingt based on the program by compa
ring several foundation suggestion of tube structure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design ideas.
Keywords:Extra--high Building Foundation Design Pile--end Post--Grouting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福清市音西街道,基地东西长约175.7O~
178.57m,南北长约111.34~112.24m。地上共34层,建筑面
积:130736rn2,地下2层建筑面积:31256rn2。一~四层为商业
配套及会议室,层高分别为5m,4.5m,4.5m,4.5m;五~三十四层
本质量等级为V级。本层分布于l1个钻探孔,其余地段缺失,
层厚1.5O~7.1Om,层顶埋深4.5O~6.30m,层顶标高12.O4
~
13.82m。勘探过程中未发现临空面、洞穴、软弱夹层等不良
⑤强风化炭质泥岩I:灰黑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明显,
地质作用。
为办公楼,层高为3.7m,其中5、20层设两个避难层,层高为
3.8m。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高度为129.95m,屋面以上尚有
2O.3m高的构架层。
炭泥质碎屑成分,岩芯呈砂土状夹碎裂散体状,手捏可散,具可
软化性和崩解性,属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
量等级为V级。本层在22个钻探孔缺失,其余地段均有分
布,层厚1.90~15.1Om,层顶埋深4.7O~9.80m,层顶标高
8.44 ̄13.66m。勘探过程中未发现临空面、洞穴、软弱夹层等
不良地质作用。该层在ZK9(深度11.20~14.10m)、ZK15(深
2场地地质简介
根据本工程勘察报告l3],钻探控制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
而下可划分为九层,各岩土层具体特征描述如下:
①杂填土(Q ):杂色,主要由粘性土、碎卵石、砖块及建筑
垃圾等组成,堆填年限约五年。层厚0.3O~2.1Om。
②粉质粘土(QI):灰黄色、褐黄色、浅黄色,可塑一硬塑,稍湿
一
度17.60 ̄20.3Om) ̄L夹孤石(中风化凝灰岩:青灰色,岩芯呈
短柱状和柱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暗色矿物等)。
⑥强风化凝灰岩Ⅱ(J3n):灰黄色、褐黄色、浅灰色、深灰色,凝
灰结构、碎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等,岩芯呈碎块状
夹短柱状,风化裂隙发育,裂隙大多为铁锰质所充填,锤击易碎,为
湿,主要为粘性土,含砾石约10 ̄15 ,层厚为0.30~3.20m。
③卵石( ):灰黄色、浅黄色、青灰色,饱和,稍密一密
实。卵石粒径2~7cm不等,个别可达16cm,含量58.6 ~
75.1 ,砾石含量3.7 ~15.7 ,磨圆度较好,呈亚圆状,母
岩成份为火山岩,风化程度为中风化。孔隙为砂和粘性土充
填,含量约1O ~2O 。本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2.7O~
8.10m,层顶埋深0.OO~3.20m。
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本层分
布于l1个钻探孔,其余地段缺失,层厚0.7O~7.30m,层顶埋深
5.30 ̄28.20m,层顶标高一9.49~13.13m。勘探过程中未发现临
空面、洞穴、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作用。
⑦强风化炭质泥岩Ⅱ:灰黑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明显,
炭泥质碎屑成分,岩芯呈碎块状夹短柱状,节理、裂隙发育,岩
体被切割成碎块,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陷,易击碎,属软岩,
④强风化凝灰岩工(J。n):灰黄色、黄褐色,凝灰结构、散体
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等,岩芯呈砂土状、碎裂散
体状,风化裂隙很发育,裂隙大多为铁锰质所充填,手捏可散,
具可软化性和崩解性,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
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本层分
布于整个场地,层厚3.50 ̄28.50m,层顶埋深4.8O~31.50m,
层顶标高一12.79~13.71m。勘探过程中未发现临空面、洞
_ 作收者稿简日介期:吴程20步师1峰-。 0,男6—,2190 76年7月出生,本科,结构专业,工
穴、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作用。
⑧中风化凝灰岩(J。n):青灰色、灰紫色、灰绿色,凝灰岩结
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等,裂隙较发育,裂隙面见
铁质浸染,锤击声脆,弹手,不易击碎。岩芯呈短柱状夹柱状,
2011年O9期总第159期 吴步峰・福清融商大厦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48・
RQD值为4O~5O ,为较硬岩——坚硬岩,属较破碎——较
完整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一Ⅳ。本层仅在局部钻探孔揭
露,最大揭露厚度为17.30m,层顶埋深为16.7O~24.30m,层
锤击声较清脆,有回弹,震手,不易击碎,完整程度为较破
碎——较完整,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RQD值
为4O~50,本层局部3个钻探孔未揭露,其余地段均有揭露,
最大揭露厚度15.90m。层顶埋深1O.9O~44.70m,层顶标高
-
顶高程为一5.55~1.67m。勘探过程中未发现基岩内有临空
面、洞穴、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作用。根据室内试验饱和极限
抗压强度平均值为69.5MPa,标准值为51.1MPa。
⑨中风化炭质泥岩:灰黑色、黑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明
显,炭泥质碎屑成分,岩芯呈短柱状夹碎块状,节理、裂隙发育,
26.24~7.60m。勘探过程中未发现临空面、洞穴、软弱夹层
等不良地质作用。根据室内试验饱和极限抗压强度平均值为
25.7MPa,标准值为16.3MPa。
岩土工程指标见表1、表2:
表1岩土层参数表
∞ ∞ 印 加 m
∞ 加 ∞ ∞
O
●
l
8
①杂填土
②粉质粘土
③卵石
④强风化凝灰岩I
欠固结
欠固结
O
●
O
●
O
●
O
■
O
●
0
●
O
●
O
4
●
⑤强风化炭质泥岩I
8 7 5 6 6 5 5
O 0 O O O O 0 5
⑥强风化凝灰岩Ⅱ
⑦强风化炭质泥岩Ⅱ
⑧中风化凝灰岩
⑨中风化炭质泥岩
5000 6000
3500
4000
9000
10000
4500 5500
3000 3500
9000- 10000
6000
7000
7000
8000
注:q 为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pk为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n:负摩阻力系数;桩基设计参数根据岩土层的埋藏浅取小值;埋藏深取大值。
3 上部结构简介
主塔共两座,系34层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核心筒尺寸为
18.8m*16.2m,外框柱轴线尺寸为39m*39m,通过16道主
面标高为一9.2,地下室底板大部分落于④强风化凝灰岩I或
⑤强风化炭质泥岩I,局部落于⑥强风化凝灰岩Ⅱ,承载力特
征值为300 ̄550kPa。
框架梁与筒体相连;裙房为4层框架结构,柱网间距8.4m~
个塔楼及B、D两个裙房。
4.1主楼部分:主塔楼核心筒部分合计轴力达到5O7,000kN,外
主楼范围内平均基地反力达到630kPa,直接持力层承载力不
9.1m;在地下室顶板以上,均设置变形缝将结构划分为A、C两 框柱单柱轴力达到33300 ̄38800kN(以上均为标准组合),在
4 基础形式分析
最高水位暨抗浮设计水位为(黄海)19.O0m,二层地下室底板
足且不均匀,采用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按勘察报告
孔灌注桩具有穿透能力强,适用地层范围广等优点,同时也存
在沉渣、缩径等成桩缺陷及造价相对较高等缺点。人工挖孔桩
本工程±o.O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黄海)19.82m,历史 建议采用桩基础,可选人工挖孔桩和冲(钻)孔灌注桩。冲(钻)
2011年O9期总第159期 吴步峰・福清融商大厦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为限制使用类桩型,但由于其单桩承载力高,桩端持力层较为
势。在本工程中持力层若选择于中风化则大部分桩长将超过
经过JCCAD计算3种方案分别取纯地下室局部8.4m*
0 3 6 9 2 5
直观及成桩质量较好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仍然有其明显的优
8.4m标准跨分析如表3:
表3三种地基方案材料用量和造价分析表
15m,根据闽建建[2006]38号《福建省建设厅关于深化建筑安
全生产专项整治淘汰限制使用竹脚手架、井字架、人工挖孔桩
等落后施工设备和工艺的实施意见》,采用人工挖孔桩时桩长
不得超过15m。经过多方论证,并取得邻近类似场地静载试验
数据的前提下,本工程选用了人工挖孔桩,基础持力层选择于
(6)强风化凝灰岩Ⅱ或(7)强风化炭质泥岩Ⅱ,桩端极限承载力
特征值为3500kPa。由于墙柱竖向荷载较大,为了提高桩端承
筏基
形式
截面参数
(mm)
载力,减少挖孔桩尺寸,本工程采用桩端后注浆技术进行持力
层加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_2J。
Q女一( +( +Q珈一“∑q z,+“∑ q z + q Ap(5.3.10)
其中J3p为后注浆端阻力增强系数,根据文献[2]表
5.3.10,强风化岩取2.O~2.4,挖孔桩再乘以折减系数0.8,故
取pP一1.4,即桩端极限承载力特征值通过桩端后注浆技术由
3500kPa提高至4900kPa。在降水到位及基坑开挖后进行人工
挖孔,控制桩长在15m以内。设计时参照的临近场地工程桩
静载试验Q—S曲线(见图1):
图1 Q—s曲线图
由上图可见,经过桩端后注浆技术处理后的强风化岩层,
在达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情况下沉降量仍然较小,后注浆处理
的效果非常显著。
经计算,本工程核心筒下布置132根桩径800r
一一一一
am扩大头
直径2000ra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5500kN的人工挖孔桩(后
注浆),桩筏厚度为3000mm。外框柱下布置桩径1200mm扩
大头直径3000m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ll000kN的人工挖孔
桩(后注浆)四桩及多桩条形承台,承台厚2500mm。柱下承台
与核心筒下桩筏之间采用1200mm厚的筏板进行过渡连接,以
保持框架一核心筒结构基础刚度的合理分布。
4.2裙楼及纯地下室部分
本工程裙楼为地上4层,地下2层,基底平均反力在12O~
150kPa左右,纯地下室部分基底平均反力在7O~100kPa左
右,地下水水头为8.9m。此部分若采用桩基或柱下独立基础,
则抗浮底板需承担89kPa的水浮力,而筏板基础因其受“面载”
反力的特点使得由抗浮增加的额外造价要大大低于前二者,故
较为经济合理。而纯地下室抗浮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则采用均
布抗浮锚杆的方式进行解决。筏板基础有几种形式可供选择:
(1)梁板式筏基(2)平板式筏基(3)变厚度平板式筏基。
从上表可见,梁板式筏基由于施工相对不便、综合造价较
高等因素,在实际工程中(尤其柱网较大时)不建议采用。变厚
度平板式筏基可以做到“集中优势兵力”,在柱下1/4跨度范围
内进行局部加厚筏板,减小其他部位的混凝土厚度及由最小配
筋率决定的配筋值,相对于等厚度平板式筏板更具有经济合理
的优势。
4.3桩筏与筏基的连接
由于主楼采用桩基础,持力层为(6)强风化凝灰岩Ⅱ或(7)
强风化炭质泥岩Ⅱ,并进行压力注浆,而裙房及纯地下室采用
筏板基础,持力层为(4)强风化凝灰岩I或(5)强风化碳质泥岩
I,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二者的沉降差。本工程到考虑地下室使
用及防水要求等因素,地下室未设缝,故选择在主楼外圈设置
一
道沉降后浇带,以部分地消除不均匀沉降的不利影响,从布
置后浇带后的JCCAD计算结果看,主楼核心筒、外框柱与地下
室的最大沉降量分别为20.9mm、31.2mm及6.3mm,相邻柱
网的沉降差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l 要求。
5小结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以下的几点,供同行探讨及
参考:
(1)根据勘察报告比较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在满足地基
承载力及变形的条件下,宜优先考虑采用天然地基。
(2)在水浮力较大的情况下,例如两层或多层地下式,选择
合理的抗浮形式对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有着较大影响。变厚
度筏板+均布抗浮锚杆的形式在某些情况下较柱下抗拔桩有
着较大的优势。
(3)本工程主楼为桩基础,裙房及地下室为筏板基础,采用
沉降后浇带来调节二者间的不均匀沉降。在沉降后浇带封闭
后,二者是否能有效的协同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实践验证。
参考文献
[-1]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2]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Is].
[3]中闽(福清)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福清商会大厦岩土工程勘察
报告(72程编号:RK--2o10052)[z].
[4]朱炳寅,娄宇,杨琦.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5]张忠苗等.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及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
工、I 出版社,2009.9.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2187135a201968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