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22年高二下半年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与解析

广州市2022年高二下半年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与解析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ios描述文件官方下载)

广州市2022年高二下半年语文期末考试带

答案与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

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

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

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

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

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

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

美。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

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 9 5 3年偶然发现的。

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一马琳克洛德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

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通过进一步的

实验,他发现正是微羁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

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

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

1

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

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

期性振动。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

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滑在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

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

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测试

表明,一般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更光滑些。比如,

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像一张纸,而在8 0赫兹时,则

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设计具有不同

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子书的页面做成像

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觉还不

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ipad上,任何图标再

不会摸起千篇一律都像玻璃了。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更加费劲

些。可是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

用指尖拖动起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还缺少

一样元素:力感。

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感觉

更像真实的键盘:当你按下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

微的抵挡力。科格特的设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

2

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乎方向。所以,最后

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我们只要事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

合适的“步调”(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一瞬

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最后所能

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

个力大约7 0毫牛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抗力。

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

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道的

方式。对于信息,我们将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

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1】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

听,还是摸、闻,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

B. 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

体差不多的效果,唯有借助触幻觉。

C. 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

移动时会感受到轻微的震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

生。

D.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

了一款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

【2】【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

3

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

B. 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

糙的物体,所以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

感觉是一样的。

C. 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

设计者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应用程序。

D. 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足满的,

用指尖拖动起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

感。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

A. 在即将到的超级触屏时代,触屏手机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触

觉体验,使人们对虚拟事物的操作跟操作真实物体毫无差别。

B. 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

屏幕的水平方向。而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

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

C. 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因此,未来的世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

D. 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具有虚拟质地感

的触屏,它的虚拟质地感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答案】

【1】A

4

【2】B

【3】D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都可以像

一件真实的物品” 夸大其词。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天职

许行

海尔曼博士的诊所远近闻名,在布拉沙市没有不知道他和他的诊

所的。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

锋利。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撬开他的诊所,将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

物,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他在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

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

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

把小偷抬上手术台,海尔曼连夜给他做了接肢的手术,并打上了

石膏,直到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交给了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你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5

又一天,一个女人护送一位在车祸里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

海尔曼一愣:“呵,是她!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还这般漂亮?”

这是他被人夺去的爱妻。直到今天她在他的眼里。仍然具有不可代替

的魅力。

女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

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唯一能给他做手术的

人。”

受重伤的人是他原来爱妻的后夫,就是这个人把她夺去了,当时

就差未同他进行古老的决斗。

海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现在这种场合的重逢,使他不由心

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始终一言未发,只冷冷地反问一句:“列夫斯

基夫人,你忘记我常对你说的话了吗?”

“噢,你是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一个修补头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个多小时,最后晕倒在

手术台旁。

列夫斯基在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忏悔地说:“如您不嫌

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

“这是上帝的安排。医生的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

的是个人的恩怨。”

这件事更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

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开胸

6

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搭眼就认

出了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

丧生在他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

呵!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

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

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他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

插在他的心上……

审判海尔曼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

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

海尔曼牺牲了。可城市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

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反法西斯标语。时至今

日,布拉沙还在最高的楼宇上,挺举着“天职”两个大字,谁都明白

人们赋予了它更深远的含义。

(原文略有删改)

【1】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首段中用“手术刀”作喻体来形容海尔曼的性格,既生动

形象,又切合人物身份,显得浑然天成。

B. 小说中两次提到“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旨意”,这里的“上

7

帝”就是海尔曼心中最高的信念——反法西斯。

C. “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这句话使用夸

张和比拟的手法,突出了海尔曼声音的宏亮高亢和他精神的感召力。

D. 小说结尾,海尔曼最终舍救死扶伤之小义,而取保家卫国之

大义,这一情节设置使人物性格更完整,形象特征更突出,也深化了

小说的主题。

E. 这篇小说以“天职”为线索展开叙述,立意深刻,构思精巧,

形象特征鲜明突出,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达到了这么好的艺术效果,实

属难能可贵。

【2】小说中“天职”一词被赋予了两重含义,请对这两重含义分

别加以阐释。

【3】简要分析小说中“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

【4】在写主人公除掉法西斯头目这一中心事件前,小说先写了

他救助“小偷”和“情敌”这两件事。这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 BC

【2】 “天职”在小说中的两重含义:一是指一个医生应尽的职

责,即救死扶伤;一是指爱国者应尽的职责,即同法西斯作坚决的斗

争,保卫自己的祖国。

【3】 海尔曼是一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他心地善良,

宽容,仁慈,为了救助他人,他不计个人恩怨,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

8

最高的职责。他又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以他的手术刀作武器,沉着

勇敢地处死了凶恶的法西斯头目,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 小说中的前两件事着力表现海尔曼高尚的品德,特别是他

把救死扶伤看作医生的天职这一点,从而对中心事件作了有力的铺垫。

这样一位医生却把手术刀变成了武器,这就更加突出主人公的爱国主

义精神,使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厚重,有说服力,也强化了

小说的主题。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

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

要求,如本题“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要求选出

“不恰当的两项”,立足考查对小说的赏析,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

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这里的‘上帝’就是海尔曼心中最

高的信念——反法西斯”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一处“这是上帝的安

排。医生的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

此处的“上帝”是“安排”“海尔曼”救死扶伤,不是“反法西斯”。

C项,“‘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这句话使用……

比拟的手法”错误,句中没有比拟手法,“字字千钧”使用夸张,且

全句也不是突出声音“宏亮高亢”,而是突出“坚定有力”。故选BC

两项。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

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

9

说中‘天职’一词被赋予了两重含义,请对这两重含义分别加以阐释”,

然后理解“天职”的本来意思,思考如下问题: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他在生活中扮演哪些角色,这些角色的“天职”是什么。“天职”,意

思是“应该承担的责任”。在这篇小说里,主人公是海尔曼,而海尔

曼扮演了双重身份,即医生和布拉沙公民即反法西斯人民,所以,他

的天职很自然的也就具有了双重含义。如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天职”

是指医生应尽的职责,即救死扶伤,如海尔曼救助自己的情敌;从布

拉沙公民的角度来看,“天职”是同法西斯作坚决的斗争,保卫自己

的祖国,如用手术刀处死了凶恶的法西斯头目。考生围绕这些分析作

答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

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简要分析小说中‘海尔曼’这个

人物形象”,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

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

特点。本题中,小说开头“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

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先总括了海尔曼的形象,医术高超、医

德高尚;然后小说分别从两重身份来表现海尔曼的特点,如作为医生,

他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最高的职责,面对自己的情敌,他不计较个人

恩怨,竭力救助,结果“站了十个多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

这展现出海尔曼的善良、宽容;作为反法西斯人民,他是一名爱国者,

他用自己的手术刀处死了凶恶的法西斯头目,他说 “没有,此时此

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这表现出海尔曼的爱国、勇敢。考生

10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0027038a168795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