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核CPU够用?实测1234核性能差距

几核CPU够用?实测1234核性能差距


2024年2月18日发(作者:苹果7plus尺寸长宽高)

几颗核心才够用 1/2/3/4核CPU性能对比评测

CPU从诞生之日起,主频就在不断的提高。桌面处理器的主频在2000年达到了1GHz,2001年达到2GHz,2002年达到了3GHz。但是处理器主频的提升速度已经放慢,近几年来,速度最快的CPU主频一直徘徊在3GHz到4GHz。功耗和发热量成为最主要的障碍,Intel和AMD无法再通过简单提升时钟频率就可设计出下一代的新CPU。

面对主频之路走到尽头,Intel和AMD开始寻找其它方式用以在提升能力的同时保持住或者提升处理器的性能,而最具实际意义的方式是增加CPU内处理核心的数量。

不过,在2005年第一颗双核CPU出现的时候,由于许多应用软件并没有针对双核进行优化,以至于双核CPU的在绝大多数任务的表现并不如高频的单核CPU。

但是,那是4年前的事情了。现在许多的软件开发商都在针对多核处理器进行优化。多核心处理器已成为了现在的标准配置。

Intel凭借强大的胶水技术率先推出双核与四核处理器

未来Intel和AMD都会有更恐怖的胶水多核处理器

不过这就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到底多少个核心的处理器才是我需要的?三核处理器玩游戏不够好?还是 应该去挥霍四核心的资源?如果我仅仅是一个普通用户,双核处理器对我来说够用么?哪些应用软件对多核心进行了优化?频率和缓存大小哪个更重要?

测试方法:

为了保持测试的公正,我们选择4核心的处理器作为我们的测试平台——一颗超频到2.7GHz的Core 2 Quad Q6600,之后,我们进行所有的测试程序,然后我们屏蔽一个核心,再运行这些测试,如此反复,直至只剩一个核心。

实际上,禁用CPU内核在Windows里是很容易的。如果您有兴趣尝试,点击“开始”——“运行”,键入“msconfig”,回车,打开系统配置应用程序。

点击“boot(启动)”标签,然后点击“Advanced options(高级选项)”按钮

之后,点击“Number of Processors(处理器数)”前面的框,就可以选择系统使用的核心数量了,非常简单。

最后点击“OK(确定)”,系统会提示你重启后才可生效。

重启后,我们打开任务管理器,在“性能”栏里就可以看到当前系统所使用的核心数量了。

基准测试: 3DMark And PCMark Vantage

我们先来进行3D性能的基准测试项目:3DMark Vantage。在这个测试项目中,我们选择的Entry级别,这是3DMark Vantage中最低级别的测试,以更好的表现出CPU的影响:

跟核心数目的增加几乎成线性速度增长。其中差距最大的是1个核心到2个核心。下面我们在看看PCMark Vantage:

PCMark的测试表明,3核心的性能最高,而4核心却有略微的性能下降。

在内存测试中,我们再次看到了单核心到双核心的增长最大。

Productivity测试项可能在PCMark Vantage总分中的权重比较大,我们看到,3核心和4核心的差距非常小。

基准测试:SiSoft Sandra

我们再次发现,随着核心数目的提高,成绩依然成线性增长。不过坦率的讲,基准测试软件大都对多核处理器优化得非常好,但我们怀疑在真正的使用中能否重复这种线性发展趋势。

从SiSoft Sandra的测试成绩看,内存带宽和核心数量没有呈现线性关系,由于胶水四核的缘故,三核下的内存带宽表现的最好。看来i7使用集成内存控制器也是不无道理的。基准测试就这些项目,下面我们进行应用程序测试。

音频编码软件历来对多核心的支持不够好,下面我们来看看Lame和iTunes的测试结果

在Lame测试中,多核心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优势,不过有趣的是,偶数核心的表现要略强于奇数核心。然而,如此之小的差距可以看做测试中的误差。

在iTunes测试中,差距依然很小,只有双核到单核的差距略大一些。无论是Lame还是iTunes,都没有对多核心进行优化。不禁让我们感概现在的使用环境中,我们究竟需要多核?

应用程序测试:视频编码

从单核2.7GHz酷睿2处理器的9分钟,到启用所有4个核心的2分30秒,差距如此之大。显然,如果您从事视频编码工作,一颗4核处理器是必须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TMPGEnc测试:

TMPGEnc同样针对多核心处理器进行了优化,其中单核到双核的提升幅度最大,而从双核到三核再到4核,时间上基本以25%的幅度递减。

应用程序测试:2D和3D作图

虽然我们并没有使用最新版本的Photoshop CS4,但很奇怪像Photoshop这种流行软件并没有对多核心进行任何的优化。

下面我们来看看Autodesk 3ds Max测试:

测试结果再次表明,一颗四核处理器对Autodesk 3ds Max有多么重要。看来在作图领域中,多核的优势是毋容置疑的。

应用程序测试:日常应用

AVG Antivirus测试显示,多核心处理器在病毒扫描时可以承担更多的负载,同时缩短扫描时间。

WinZip和WinRAR测试依然没有显示出多核心的优势,不过有消息称,新版本的WinRAR将对多核心处理器进行大幅优化。

游戏测试:

早在2005年,还没有一款游戏针对多核心处理器进行优化,但时代已经改变。现在我们测试时下一些热门的游戏。在测试中,我们将在1024*768分辨率、最低效果下运行游戏,以尽量减少显卡对测试成绩的影响:

对于一个显卡杀手级的游戏,Crysis表现出它同样也是一款非常依赖CPU核心数量的游戏,测试表明,单核到双核的提升非常大,而三核到四核的提升却非常有限,游戏似乎只利用到了3个核心。

下面我们来看看Left 4 Dead下的表现:

我们看到,Left 4 Dead的测试结果与Crysis非常接近,单核到双核到的提升非常大,而三核到四核的提升却非常有限。

下面我们来测试一款即时战略游戏——冲突世界:

测试结果再次相似!多核是有效果的,但我们却发现,3核的效能比4核表现的还要好,分析后不难看出,造成这样的情况,内存带宽对此款游戏的帧数也有影响。

性能分析及总结:

平均性能对比图

首先,我们看到在基准测试中,性能几乎随着核心数量呈50%左右的速度递增。而应用程序测试表明,单核到双核、四核到三核,均有35%左右的性能提升,而三核到双核,只有15%左右。

不过我们只看这个平均性能对比图,还必须得考虑用户个人所使用的不同软件,在音频编码、Photoshop、WinRAR应用中,多核心处理器并没有体现出优势来,而相反地,在视频编码、病毒扫描、3D作图方面,由于软件针对多核处理器进行了优化缘故,多核心的优势则比较明显。

至于游戏方面,我们看到双核对于单核,有着60%的性能飞跃,另外三核对于双核,也有着25%的提升。不过比较遗憾,四核心的表现并不是很完美,也许更多的测试会有所改变。我们认为,三核心的Phenom X3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是一种低成本的选择

几核CPU够用?实测1/2/3/4核性能差距

几个月前,我们编译过一篇《几颗核心够用?1/2/3/4核CPU性能对比》的文章,在广大网友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很有建设性的建议和问题。

有网友指出,这个测试存在一个很严重的缺陷,那就是测试所使用的CPU——Intel Core 2 Quad Q6600配备的8MB二级缓存并不是每个核心独享2MB或4个核心共享8MB,而是分成了两个独立的缓存库,每两个核心共享4MB。这就意味着,三核心和四核心的测试完全利用了CPU的8MB的缓存,而双核心和单核心的测试只用到了4MB的缓存,测试结果很有可能由于缓存的大小不同而出现偏差,也就是说,评测并不是十分的公正。

为了纠正上次的错误,现在再次对1/2/3/4核CPU性能做一个对比测试,本次测试采用了AMD公司的Phenom II X4 955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在架构上更适合做这样的测试,原因如下:

首先,只有AMD有三核处理器,Intel没有,因此测AMD处理器更有参考价值;

其次,AMD CPU的2MB二级缓存为四个核心所独享,6MB三级缓存为四个核心共享,这样就完全不会因为屏蔽了核心而影响到可用缓存的大小;

最后,AMD的主流双核、三核,大都是由四核屏蔽而来的,而且很多双核三核都能破解成四核使用,AMD硬件屏蔽与我们软件屏蔽对性能的影响实际上是一样的;

所以,使用AMD处理器做测试,不仅测试结果更精确,而且对于用户来说更具参考价值。

几颗核心够用?1/2/3/4核CPU性能对比

在测试结束后,我们还将对AMD Phenom II X4的测试结果和Intel Core 2 Quad Q6600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看看共享缓存的大小对其结果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CPU设置在Phenom II X4 955默认的3.2GHz主频上,然后,我们通过与之前测试相同的方法:在系统中屏蔽一个核心——重启——运行测试程序,然后屏蔽两个核心、屏蔽三个核心。

vista系统可以直接屏蔽处理器核心数量

重启后,我们打开任务管理器,在“性能”栏里就可以看到当前系统所使用的核心数量了。

AMD处理器的屏蔽方法非常灵活

为了验证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还选择了一块Phenom II X2

550 Black Edition处理器,并将其倍频设置在16,使之与Phenom

II X4的3.2GHz主频完全相同。这样,我们就可以用通过屏蔽核心得到的双核处理器与市售版的Phenom II X2处理器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测试平台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还加入了多任务测试,在运行AVG反病毒扫描的同时,进行《冲突世界》的游戏测试。在实际应用中,不管我们是否在运行其它程序,AVG经常会在后台进行自动扫描,《冲突世界》自带的Benchmark功能也是一个不错的基准测试工具,它可以记录下平均帧数和最低帧数。

基准测试:3DMark Vantage和PC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

可以看到,在3DMark Vantage测试中,单核到双核的差距较大,而双核到三核、三核到四核基本上呈线性递减。

PCMark Vantage

在PCMark中,单核到双核、双核到三核、三核到四核的差距逐步减少。

基准测试:SiSoftware Sandra

此项测试的结果与之前使用Q6600是基本相同的,随着核心数量减少,测试成绩呈线性趋势下降。

在带宽和延时的测试中,双核的表现基本与三核和四核相同,这与之前的测试结果有所差异,使用Q6600的测试中三核到四核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

应用程序测试:音频编码

在之前使用Q6600的测试中,CPU的核心数量几乎不会对音频编码性能有影响,现在我们来看看在Phenom II上的表现。

测试结果依旧相同。看来CPU核心数量不是决定性能的关键,而是单核效率。

应用程序测试:视频编码和作图

和之前的测试结果基本相同,核心数量对MainConcept和Divx解码器的影响比较大,而两个以上的核心不会对Xvid解码器产生影响。

3ds Max对多线程的优化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你从事这方面工作,尽量去选择多核心处理器。

应用程序测试:一般应用

可以看到,双核心对单核心的优势非常大。

单核到双核、双核到三核的差距大约为半分钟,而三核到四核的差距并不十分明显。

由于WinZip是单线程软件,所以核心数量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游戏测试

左右的游戏测试我们都将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最低画质,这样可以保证显卡不会成为系统瓶颈。首先我们来看看Crysis,虽然这款游戏是07年的,但它依旧是当今最考验硬件的游戏。

双核对单核的优势非常巨大,而双核对三核也有一定的差距。

Left 4 Dead的测试结果与Crysis类似。

在游戏测试中,我们看到了和之前使用Q6600相同的测试结果,似乎游戏只用到了3个核心。

多任务测试

在这项测试中,我们采用后台运行AVG病毒扫描,同时运行《冲突世界》测试程序的方法。

可以看到,三核CPU在同时运行这两项任务的时候,只有34帧,而四核心可达到82帧!也就是说,当后台没有运行大型程序的时候,三核与四核在玩游戏是不会有什么差距,一旦后台在运行AVG这样的软件时,四核心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如果没有一颗四核心的处理器,建议你还是关闭杀毒软件的自动扫描功能为好,否则一旦在游戏中和别人对战的时候,那后果。。。。。。

模拟双核与真实双核的比较

为了验证我们测试的有效性,我们使用Phenom II X2 550

Black Edition处理器进行对比,并将X2 550的倍频设置为16,使之与X4 955的主频相同,另外两款处理器的架构与缓存大小也是完全相同的。

可以看到,结果几乎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采用的在系统中屏蔽核心的方法是真实可靠的。

性能分析

我们通过图表的方式先来看看Phenom II处理器,1/2/3/4个核心的综合性能差距。

其中蓝色代表游戏性能,绿色代表应用性能,而黑色代表基准性能。

在游戏测试中,双核对于单核的性能提升是巨大的,而三核处理器可提供与四核相同的性能。

在应用程序测试中,1/2/3/4个核心基本呈线性递减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多线程的应用程序可以很好的利用CPU内核。不过,在某些单线程应用程序中,多核心并不会带来性能的提升。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使用Q6600的测试结果:

可以看到,在整体趋势上,与采用Phenom II X4处理器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在细节上略有不同,这并不会影响大局。也就是说,之前的测试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通过前面的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与上次测试基本相同的结论,单核CPU无论在基准测试、应用程序测试和游戏测试中,

均和多核心CPU有着不小的差距,已经彻底被淘汰,如果不是资金特别有限,完全没必要购买。

随着软件厂商不断的优化,应用软件对多核心处理器的支持越来越好,可以看到,在应用程序测试中,四核心处理器对三核的优势还是比较大的。对于作图、视频编辑类用户,一颗四核心处理器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有效的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对于游戏玩家而言,一颗双核心处理器是最低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在游戏测试中,双核与三核的差距并不像双核对单核那样明显,三核心的表现依旧十分抢眼,与四核心几乎没有差别,而且,三核与双核在价格上只有100多元的差距,不像四核与三核之间的价格差距那么大,可以说,三核心处理器是游戏PC的最佳选择。 ■

单核、双核、三核、四核,我们到底需要几核CPU?

CPU从诞生之日起,主频就在不断的提高。桌面处理器的主频在2000年达到了1GHz,2001年达到2GHz,2002年达到了3GHz。但是处理器主频的提升速度已经放慢,近几年来,速度最快的CPU主频一直徘徊在3GHz到4GHz。功耗和发热量成为最主要的障碍,Intel和AMD无法再通过简单提升时钟频率就可设计出下一代的新CPU。

面对主频之路走到尽头,Intel和AMD开始寻找其它方式用以在提升能力的同时保持住或者提升处理器的性能,而最具实际意义的方式是增加CPU内处理核心的数量。

不过,从2005年第一颗双核CPU出现的诞生起,由于许多应用软件并没有针对双核进行优化,以至于双核CPU的在绝大多数任务的表现并不如高频的单核CPU。原因主要是软件不能使用CPU的所有核心。

下面两幅图显示的是在Windows 7中运行某软件时的CPU使用量!可以明显的看到,程序只能使用双核CPU的一个核,而这也是运行很多程序的情况。也就是说,双核心的CPU已经出现了或多年,但是仍有很多程序不能发挥出双核心的优势,更不用说什么四核心了。软件和硬件是需要相互配合的,而且很多时候硬件的发展速度要领先于软件。

虽说现在许多的软件开发商都在针对多核处理器进行优化。多核心处理器已成为了现在的标准配置。但到底多少个核心的处理器才是我需要的?三核处理器玩游戏不够好?还是应该去挥霍四核心的资源?如果我仅仅是一个普通用户,双核处理器对我来说够用么?哪些应用软件对多核心进行了优化?频率和缓存大小哪个更重要?

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去看一些CPU的对比评测文章,但是那些能够给CPU打出分来的测试软件肯定是对多核心进行过优化的,所以并不适合我们日常的应用。

一般来说在音频编码、Photoshop、WinRAR应用中,多核心处理器并没有体现出优势来,而相反地,在视频编码、病毒扫描、3D作图方面,由于最新版本的软件针对多核处理器进行了优化缘故,多核心的优势则比较明显。

至于游戏方面,双核对于单核,有着60%的性能飞跃,另外三核对于双核,也有着25%的提升。不过比较遗憾,四核心的表现并不是很完美,也许更多的测试会有所改变。三核心的Phenom

X3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是一种低成本的选择。

总结:选择CPU还是要看电脑的用途的,日常应用无非是上网、看视频、处理一些文档,偶尔玩玩大型游戏,所以市面上的双核CPU已经完全可以胜任了。但是如果你是个搞设计的,经常3D作图或者进行视频编码,那么四核心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当然这些任务如果偶尔为之,三核、双核也未尝不可!一个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当我们使用电脑时,如果打开任务管理器,你会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CPU的使用率都是很低的,也就是说,你用的CPU应付现在的任务是绰绰有余的!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8235979a1545712.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