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LED与OLED的区别

LCD、LED与OLED的区别


2023年12月21日发(作者:华为mate50pro新机曝光)

LCD、LED与OLED的区别

LCD是液晶显示屏的全称:它包括了TFT,UFB,TFD,STN等类型的液晶显示屏。

笔记本液晶屏常用的是TFT。TFT屏幕是薄膜晶体管,英文全称(ThinFilmTransistor),是有源矩阵类型液晶显示器,在其背部设置特殊光管,可以主动对屏幕上的各个独立的像素进行控制,这也是所谓的主动矩阵TFT的来历,这样可以大的提高响应时间,约为80毫秒,而STN的为200毫秒!也改善了STN闪烁(水波纹)模糊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播放动态画面的能力,和STN相比,TFT有出色的色彩饱和度,还原能力和更高的对比度,太阳下依然看的非常清楚,但是缺点是比较耗电,而且成本也较高。

LED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的英文缩写。

LED应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LED单管应用,包括背光源LED,红外线LED等;另外就是LED显示屏,目前,中国在LED基础材料制造方面与国际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就LED显示屏而言,中国的设计和生产技术水平基本与国际同步。

LED显示屏是由发光二极管排列组成的一显示器件。它采用低电压扫描驱动,具有:耗电少、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亮度高、故障少、视角大、可视距离远等特点。

LED显示器与LCD显示器相比,LED在亮度、功耗、可视角度和刷新速率等方面,都更具优势。LED与LCD的功耗比大约为10:1,而且更高的刷新速率使得LED在视频方面有更好的性能表现,能提供宽达160°的视角,可以显示各种文字、数字、彩色图像及动画信息,也可以播放电视、录像、VCD、DVD等彩色视频信号,多幅显示屏还可以进行联网播出。有机LED显示屏的单个元素反应速度是LCD液晶屏的1000倍,在强光下也可以照看不误,并且适应零下40度的低温。利用LED技术,可以制造出比LCD更薄、更亮、更清晰的显示器,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简单地说,LCD与LED是两种不同的显示技术,LCD是由液态晶体组成的显示屏,而LED则是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显示屏。LED显示器与LCD显示器相比,LED在亮度、功耗、可视角度和刷新速率等方面,都更具优势。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机发光显示器,在手机LCD上属于新崛起的种类,被誉为“梦幻显示器”。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节省电能。 不过,虽然将来技术更优秀的OLED会取代TFT等LCD,但有机发光显示技术还存在使用寿命短、屏幕大型化难等缺陷。

LCD背光:电视用量过半 CCFL和LED并存

2007年06月19日 21:21 中国电子报

液晶显示器,尤其TFT-LCD显示器仍然是当前发展势头最好的平板显示器。大尺寸TFT-LCD显示器,特别是液晶电视用显示器成为发展重点。由于液晶器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块就成为液晶器件不可缺少的关键元件,其在液晶成本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冷阴极荧光灯(CCFL)是目前的主流产品,除手机等少数小尺寸产品之外,其在其他产品领域占有绝对多数的市场份额,在近几年仍然有发展空间。

发光二极管(LED)与CCFL相比,具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优势,是CCFL潜在的竞争对手。但是LED要能够真正取代CCFL,对CCFL构成实际威胁还需要时间。其中,价格是影响LED背光模块普及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考虑CCFL技术的进步。所以,如果存在所谓“替代过程”的话,那么这个过程将会是较长的过程,而且很可能出现CCFL和LED长期并存的态势。

向电视用背光源领域集中

背光模块主要包括:光源(CCFL或LED)、导光板、反射板、扩散板、棱镜、框架等。背光模块除背光源外,其他主要零部件的功能如下:

导光板:常用聚甲基丙烯甲酯制作导光板。其作用是将点(线)光源转换为面光源,并使光能导出,对于光强均匀分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光强的最大方向基本背离光源,并不是垂直于导光板的上表面出射,所以需要其他辅助的光学器件。

扩散板:塑料材质(PET或者PVC)中加入有机或者无机颗粒构成扩散板。它将光束引向垂直于LCD面板的方向,并把光能均匀化。

棱镜片(膜):弥补散射造成光强更为分散的任务落到了棱镜片(BEF)的身上。棱镜片(膜)能缩小立体角,从而提高亮度,并可以进一步将光束纠正到垂直方向。

目前,背光系统的主流还是CCFL。作为TFT-LCD的核心配件,CCFL的需求随着全世界TFT-LCD的良好发展势头,出现了年均23%的增长率。特别是受到TFT-LCD电视用新款大型生产线投产的影响,预计电视用CCFL需求将从2006年的8.77亿个,增长到2007年的大约13.26亿个,2010年则将大幅度增加至25.4亿多个。

从销售额看,2006年全球大型背光源市场的规模超过了100亿美元,预计2007年将会达到120亿美元,而从2005年开始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会达到15.6%。大型背光源市场中,电视用背光源市场占总市场的比重到2006年已经超过了一半,达到52.6%。这样的增长趋势在今年也将会保持下去,将达到60%以上。最终,为了维持销售增长,市场将会集中于电视用背光源领域。

CCFL背光源受挑战

目前在LCD上用得最多的背光源是CCFL和LED。

CCFL是填充了惰性气体的密封玻璃管。当在管子上加高压时,气体电离产生紫外(UV)光。紫外光激励内部磷光粉涂层,产生可见光。CCFL具有很多非常好的特性,包括极佳的白光源、低成本、高效率(72 lm/W)、长寿命(>2.5万小时)、稳定性好、操作方便等。

作为LCD显示屏的背光源,CCFL已广泛用于

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和电视机。由于成本低廉、技术成熟等原因,CCFL仍将是未来几年内LCD背光源的主流光源。但是其近年来受到LED的挑战,主要因为CCFL被认为不够环保,含汞;色彩表现不够,只能达到NTSC的70%~80%;对于大尺寸电视机屏,CCFL的电压加高和加长管子的加工也有困难。

LED因采用单点发光导致耗电量低,再加上寿命长、短小轻薄、环保等优势,使得目前LED已逐渐取代CCFL大量应用于中、小尺寸面板背光源,未来更将逐步向LCD显示器、笔记本电脑、LCD电视等大尺寸面板背光领域迈进。此外,由于LED的色彩饱和度可达到接近100%,远优于CCFL一般70%~85%的表现水准。因此,即使目前LED应用在大尺寸LCD电视中的成本仍高于CCFL,市场对于未来LED在一定程度上取代CCFL在大尺寸面板背光源的应用高度期待。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由于LED驱动较CCFL快得多,CCFL的驱动需要1s~2s,而LED只需要50 ns,所以利用无彩膜(Color Filter-less)技术就可以实现用LED做背光源。

目前较为成熟的CCFL替代光源除LED外还有FFL(Flat Fluorescent Lamp,平面光源)、OLED以及碳纳米管等技术。后两项技术虽有原型机的开发,但是尚未达到成熟应用的程度。FFL有组装简单、无汞等优点,在拥有稳定的产品合格率的情况下,FFL的成本是所有背光源技术中最具竞争力的,因此也开始有厂商顺利量产并将其应用在32英寸以上的大尺寸LCD电视模块中。EEFL(外置电极荧光灯)的电极在灯管外面,这与一般的荧光灯不大相同。由于高频电压是外电极通过电容偶合导入管内的放电空间,从而改变了一般气体放电灯的负阻抗特性。使得灯组可良好地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实现多灯共用一个电源。华东华南成背光产业重镇

生产CCFL背光模块的企业有几十家,大多来自我国台湾地区,日本和韩国这两年也加速发展。全球背光模块一半的产量出自我国台湾厂家,韩国和日本厂家的产量分列二、三位。其中,我国台湾厂家大约占据48%的市场,韩国厂家占据33%的市场,日本厂家占据16%的市场。

2005年中光电公司以全球市占率16%跃居为全球最大的大尺寸背光板厂;第二名是曾居“龙头宝座”多年的瑞仪公司,全球市占率为14%;第三名是韩国的Taesan公司,全球市占率为10%;第四名是科桥公司,全球市占率为8%。

我国华东地区聚集了大量的笔记本电脑厂家和显示器厂家。笔记本电脑厂家有广达、仁宝、纬创、英业达、蓝天、华宇、华硕、志和、伦飞、精英、大众、神基,显示器厂家有三

星、飞利浦、LG、明基。这些厂家都是TFT-LCD面板的下游厂家,为了实现本地化供应,大批TFT-LCD面板厂家也随着这些企业投资华东地区,把技术含量较低、人力成本较高的模块工厂转移到这一地区。其中,TFT-LCD模块厂家有LG飞利浦、友达、夏普、日立、三星、广辉、彩晶、华映。这些模块厂家又吸引了大批背光模块厂家进驻华东地区。其中主要有:

上海TFT-LCM厂:达辉;背光模块厂:中强光电。

南京TFT-LCM厂:LG飞利浦、南京夏普、南京瀚宇彩欣;背光模块厂:中强光电、大亿科技、南京喜星、瑞仪。

苏州TFT-LCM厂:三星、友达、日立、夏普;背光模块厂:泰山苏州光电、中强光电。

苏州吴江TFT-LCM厂:华映;吴江背光模块厂:辅祥、瑞仪、福华、科桥、奇菱。

宁波TFT-LCM厂:奇美;背光模块厂:大亿科技、奇菱科技子公司菱茂光电、中强光电。

福州TFT-LCM厂:华映;背光模块厂:科桥。

厦门TFT-LCM厂:友达;背光模块厂:辅祥。

除华东地区外,华南地区也是背光模块产业重镇,东莞和深圳是华南地区背光产业集聚地。其中我国内地起步比较早、规模比较大的背光模块公司是深圳帝光公司。最大的台资背光模块企业则是位于东莞黄江的科桥公司。为京东方提供背光模块的厂家共有3家,分别是2004年先后成立的盛纳路光电(北京)、北京京东方茶谷及世元达光电。上广电则主要从中强光电和日本厂家采购背光模块。

成本、技术、透光效率掣肘LED发展

目前CCFL在背光模块市场中仍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尽管LED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但真正要能取代或相当部分取代CCFL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主要有成本、技术成熟度和透光效率等三方面的原因。

成本是影响LED背光模块普及的主要因素。虽然LED厂商针对LED背光源技术这一较弱部分已做了大幅度改善,然而LED与CCFL背光模块仍存在极大价差。2006年下半年,40英寸LED背光模块价格平均约为610美元,CCFL则为210美元,2者差距约为3倍。

LED背光模块价格若以每年平均跌幅为30%乐观预估,到2009年后才能与CCFL背光模块价位接近;若保守预估,LED背光模块价格以每年跌幅约20%计算,则LED背光模块与CCFL背光模块价格持平时间恐怕要在2010年以后。而且这只是考虑LED降价的情况,如果考虑其间CCFL也有10%的价格跌幅,达到两者价格持平则分别需要到2010年和2015年以后。目前普遍认为,在大尺寸市场,2011年前后LED将开始逐步取代CCFL;小尺寸市场上这个过程会早些开始。

LED背光用于电视需要等待无彩膜(Color Filterless)技术成熟。笔记本电脑面板使用侧入光,只需要一条光源,亮度既不用太高,也不需要用到功率芯片。但是,LCD电视却需要用到直下光源,LED的分布好像洒芝麻一样,如果想把每一颗都连在一起通电点亮,将会价格昂贵。而且目前CCFL的色彩饱和度也已经可以达到NTSC 90%以上,与一般CRT电视的色彩饱和度已经相差无几。LED的耗电量由于使用功率芯片比CCFL还要高,散热问题也有待解决;这些因素使得LED背光源虽然有先天上的优点,但却没有办法在市场上应用开来。

真正能使LCD电视利用R、G、B三色LED混色技术,可能要等到另一个技术发展成熟,即不用彩膜(Color Filterless)、利用场序(Field Sequential Color)的技术,实现彩色化。该技术不需要使用彩色滤光片所用的光刻胶来滤光,出光量大,所需要的LED个数少,因此减少了耗电,也就降低了成本。然而无彩膜的场序技术则要求

液晶响应速度足够快。一般来说,液晶响应速度要快到1ms,才能在R、G、B三色转换下,达到3ms的视觉残留,有效消除LCD动画残影的问题。

为解决现在液晶响应速度不够快的问题,需要靠液晶“过电压”技术及背光源场序技术,同时要改善对比度,使画面足够清楚。其实画面清不清楚并不是背光源够不够亮的问题,对比度是否足够才是主因,因此不需要追求亮度而大量使用LED。这样,LED用于电视背光源,若采用RGB LED,对比值可以达到50000比1,配以使用无彩膜(Color Filterless)技术,功率可以降到82W,甚至比CCFL还要低,将有机会使LED背光技术真正应用于电视之中。

透光效率低是背光模块最大的致命点。以目前LED亮度技术来看,提高亮度并不太困难,但是伴随而来的高耗电量以及散热问题,却困扰着所有工程师。亮度的提升总是会有到达瓶颈的时候,如果因为在提高亮度方面努力却造成使用寿命的减短,似乎有点得不偿失。所以就整体而言,还是必须从改善背光模块的透光率开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由于背光光源必须使用反射膜、扩散膜等光学薄膜,来达到光源平均投射的目的,往往光耗损的现象就会因此而产生。根据研究,从传统背光光源所发射出来的光经过反射膜、扩散膜等光学薄膜之后,只会有约60%的光通过背光模块进入到偏光膜,最后出来的只剩下4%的光。也就是说,如果背光光源是10000nits,那么,最后投射出来的光只会有400nits,假设LCD面板规格需要500nits,那么背光光源的亮度就必须能够提供12000nits-13000nits的亮度。

LED主要存在的问题

首要的问题在于产能和价格。目前只有诸如Nichia(日本日亚)和Cree(美国克里)两家公司能够达到笔记本用屏幕标准。产能上便存在很大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价格,LED背光模组零组件的价格为CCFL的2倍左右,屏幕尺寸越大,采用LED背光技术的成本就越高。而且液晶面板厂也没有将生产线全部转产LED

面板的打算,成本一时难以快速下降。特别是最近几年整机总体价格一降再降,压缩制造成本成为整机厂商的首要必修课。在这样一个以价格为先导的激烈市场竞争情况下,要使LED屏幕推广使用存在着成本的问题,所以目前只有在高端机型上采用LED。

当然,随着产量的扩大,LED的平均价格必然下滑,甚至和CCFL持平,这也非不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全面取代CCFL,因为LED和CCFL相比还存在不少技术缺陷。如采用LED背光源的屏幕在色彩饱和度方面存在不足,在屏幕的部分区域颜色显示的时候出现略微的偏差,特别是在液晶屏折叠的地方颜色偏差更为明显。另外LED背光源的亮度还不够强,比冷阴极荧光管CCFL的高亮度要逊色的多。还有,LED屏幕容易漏光。这些技术问题都是困扰LED取代CCFL的难点。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3159605a1278752.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