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课后习题(常用统计参数)【圣才出品】

第3版)课后习题(常用统计参数)【圣才出品】


2023年12月6日发(作者:触控屏)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2章 常用统计参数

1.某班学生的心理学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l0分,学生总数为43人。根据这些信息,无法计算出的统计量有( )。

A.差异系数

B.分数总和

C.中数

D.方差

【答案】C

【解析】中数计算方法:①首先确定中数在数据序列中的位置:nMdn=n1,式中:nMdn2表示中数在数列中的位置;n表示数列数据个数。②然后再求数列中位于nMdn位置上的那个数Mdn。题中没有具体数据序列,因此无法计算得到中数。

2.已知一组数据为2,5,13,10,8,21,则它们的中位数为( )。

A.8

B.9

C.10

D.不存在

【答案】B

1 / 1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中位数又称中数,符号记为Mdn,计算方法:①确定中数在数据序列中的位置:nMdn=n1,式中,nMdn表示中数在数列中的位置;n表示数列数据个数。②求数2列中位于nMdn位置上的那个数Mdn。由题可知,数据排序后为:2,5,8,10,13,21。因为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其中数为第(6+1)/2=3.5个数,即Mdn应在8、10之间,因此答案为9。

3.某班3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75分,其中10名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5分,那么该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

A.65分

B.70分

C.75分

D.68分

【答案】B

【解析】此题为加权平均数的变形,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由公式可知,75=108520X,X=70。

30

4.在教育与心理研究中,求平均增长率或对心理物理学中的等距与等比量表实验的数据处理,应当使用的统计量是( )。

A.算术平均数

B.加权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2 / 16

D.方差或标准差

【答案】C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几何平均数的应用:①心理物理学中等距与等比量表实验的数据处理;②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平均增长率的计算。

5.如果把某班所有学生的分数都减少5分,则该班成绩的均值和方差会如何变化?( )

A.均值变小,方差不变

B.均值不变,方差变小

C.均值方差同时变小

D.均值变小,方差变大

【答案】A

【解析】由方差的性质可知,每一个观测值都加或减一个相同常数c后,计算得到的方差等于原方差;由平均数的性质可知,每一个观测值都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常数c后,计算得到的平均数等于原平均数加上或减去这个常数c。因此,所有学生都减少5分之后,均值变小,而方差不变。

6.变异系数为0.2,均值为l0,则方差为( )。

A.4

B.20

C.2

D.50

3 / 16

【答案】A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变异系数计算公式为CVS100%,式中:S表示样本标准差;X表示样本Xs平均数,由题可知,0.2=100%,S=2,则方差为4。

10

7.已知某大学心理系二年级学生的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现要计算该学校心理系二年级学生成绩的离散程度,应选用的统计量是( )。

A.总体方差

B.样本方差

C.均值

D.百分位数

【答案】A

【解析】方差与标准差是最经常用于描述次数分布离散程度的差异量数,由于已知学生成绩,所以应选用的统计量为总体方差。

8.在数据集中趋势的测量中,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小的统计量是( )。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四分位差

D.中数

【答案】D

【解析】中数的优点:①计算简单;②不受极端数据影响。

4 / 1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9.若P90等于83,则表明在该次数分布中有( )的个案低于83分,其中百分位数是指( )。

A.10%,P90

B.90%,P90

C.10%,90

D.90%,90

【答案】B

【解析】百分位数是一种相对地位量数,它是次数分布中的一个点。把一个次数分布排序之后,分为100个单位,百分位数就是次数分布中相对于某个特定百分点的原始分数,它表明在次数分布中特定个案百分比低于该分数。百分位数分数用P加下标m(特定百分点)表示。若P30等于60,表明在有30%的个案低于60分。题中P90等于83,因此表明有90%的个案低于83。

10.对5名成人和5名幼儿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其中成人的身高为(单位:厘米):169,173,175,180,183。幼儿的身高为(单位:厘米):68,69,71,72,72。现要比较幼儿组和成人组的身高差异,结果是( )。

A.幼儿身高的差异较大

B.成人身高的差异较大

C.幼儿和成人身高的差异相同

D.幼儿和成人的身高差异无法比较

【答案】B

5 / 1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比较幼儿组与成人组的身高差异,可以通过考察成人组和幼儿组的平均差进行比较。成人的平均差为4.4.幼儿组的平均差为1.52,由平均差可知,成人身高的差异较大。

11.一组数据包含14个观测值,则中位数所在的位置为( )。

A.6.5

B.7

C.7.5

D.8

【答案】C

【解析】中数在数据序列中的位置:nMdn=n1。因为有14个观测值,所以nMdn=2141=7.5。

2

12.在下面的假定中,哪个不属于计算积差相关系数时需要符合的条件?( )

A.两列变量都是等距的或等比的测量数据

B.两列变量所来自的总体必须是正态的或近似正态的对称单峰分布

C.两列变量必须具备一一对应的关系

D.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大,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应增大

【答案】D

【解析】积差相关的适用条件:①两列变量都是等距的或等比的测量数据;②两列变量所来自的总体必须是正态的或近似正态的对称单峰分布;③两列变量必须具备一一对应的关系,各对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且成对数据的数目一般不少于30对。

6 / 16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1849855a115282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