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
当前企业年报翻译研究现状以及特点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企业进入了"走出去"的关键阶段.大型国企
英文年报是相关企业实现海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向海外披露年度报
告,将公司运营现状,资产情况等信息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检验,有利于维护交
易安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韩晓琳,2017)。
年度报告是一年出版发行一次的定期刊物。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机制是资本
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有益于读者迅速查看公司的相关情况。伴随着世界经
济文化交往和商务合作的日益频繁,很多国外投资人希望用年度报告去了解企业
的经营情况和基本信息,这就让企业更加注重年度报告翻译质量。
从投资人的角度看,这些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财务主要指标情况,以了解公司
业绩的变动情况;另一方面,要了解财务报告时,一些指标值要重点考察,如报
告中的主业收入、毛利、主业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的增长率等,因此在对上
市公司的年度报告翻译时,确保数据精准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对于年度报告翻译
里面非财务信息部分的解读也相当重要。
上市企业的年度报告话语在持续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其特有的内部结构
特征,年度报告归属于应用类的实用文体,较为细致严谨正式,多使用正式的书
面语言句式,出现非常多的专业名词,同时存在很多反映年度报告文本特色的复
杂句式、长句和被动语态。
中英文年度报告在语言特点上具有一定差别,中文年度报告凸显出政治话语
的特点,多使用无主句;而英文较之更加随意、更具感染力。在对年度报告翻译
时,译员一定要考虑到源语和目的语语言区别,才能更好地转达语段信息内容,
增加年度报告翻译准确性和易读性。同时,年度报告在翻译时应该与其阅读者的
逻辑思维能力相匹配,才能最大化年度报告的作用,为潜在投资人提供尽可能多
的决策依据。
企业年报中可能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熟悉
相关法律法规的表述和含义,以确保翻译准确。
与审计报告拥有固定的格式、行文方式不同,财务报告近些年的行文方式愈
渐灵活,行文内容与行文方式高度结合,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同时描述性文字
所占篇幅较大,企业年报变成了“管理层想让公众看到的年报”。企业年报的特点
决定了运用印象管理进行非财务信息的修饰与加工成为可能,加之企业会计准则
与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企业年报的文字描述性语言有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因此使
用财报的描述性信息影响报表使用者及其决策,相比其他的方式来讲更有其合理
性,从而使得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愿意使用印象管理粉饰报表。
企业年报应该披露主要财务数据和股东变化、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报告期内
重大事项等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内容,体现公司投资价值,企业可以选择披露供应
商名称和采购金额、客户名称和销售额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以实现差异化
的披露。
外部报表使用者与管理层的信息不对称。受公司信息披露的完整性、获取公
司信息过程中成本效益的不对等等原因影响,外部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存在天然
的信息不对称,外部投资者无法准确获取公司经营成果、所面临的风险等信息,
所以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会按对公司的期望值进行决策。因此,提升甚至改
变投资者对于公司的印象就变得愈加重要。
译文:
As the pushing forwar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many companies are
walking into the key phases of “going out” strategy. For the large-scale company, the
English version of annual repor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monstrate itself, occupy a
position and exert some international impacts. The business filed, operation
situation, prospects of strategic development and relations among investor and
other information are all open to the public through English annual report. It makes
the credibility of the company are supervised and examined by the public,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maintenance of trading security and the avoidance of financial risks.
Also, it helps wide-range customers, investors, and trading partners learn about the
conditions of the company and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Zhang, 2014). Actually,
companies are transmitting their resolute to accept examination and supervision
from the public by unveiling the annual report to the outside of the world. It fastens
the paces of “going out” strategy in a sense.
With the hug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sectors, many
companies extended its businesses 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rushed into
markets of transnational businesses. The number of such company is still rising. This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297231a241964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