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iday

halliday


2024年4月27日发(作者:)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

——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

韩礼德的语言理论是从社会学角度阐述的,韩礼德把语言看作社会符号,是人们有目的

地用来在语境中表达意义的资源。“一个理论的价值在于人们可以利用”,因而他总是认为

语言理论本质上是面向消费者的。“把语言看作社会符号学”,意味着“在社会文化语境内

解释语言,而文化本身是以符号学的词语作解释。语言既强调社会结构和系统,也使其符号

化”。语言的这种“双重功能”使意义的表达方式多样化,“从后院的闲言碎语到叙述体小

说和史诗”。

(一)系统(System)

在弗斯语言学中,系统是与结构相对立的聚合关系,但弗斯没有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关系。

韩礼德的贡献是把语言看作符号资源,语言描写的应当是系统资源,而不是结构,也就是说,系

统是第一性的。语言既然被看作符号资源,对语言的描写实际上是对选择的描写。这样,他又

明确了在索绪尔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中,聚合关系是第一性的,组合是选择的结果,是第二

性的。

(二)语境(Context)

语境的重要性早已为伦敦学派的马利诺夫斯基和弗斯所确认。韩礼德进一步明确了语

言存在于语境(如会场、教室、语篇)之中,人们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交换意义的,因此应当从

外部来研究语言,而不是内部。因为语言不是“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的集合”,不是“完美的

自足系统”。其次,韩礼德对“情景语境”从理论上阐明“一方面它是社会环境之间的有规

律的关系,另一方面它对语言从功能上加以组织”。再一方面,韩礼德把语境分解为语场

(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语场指语言使用时所要表达的话题内容和活动,具体

说,即话语参与者正在从事的活动。语旨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角色和相互关系,以及交际意

图。语式指进行交际所采用的信道,语篇的符号构成和修辞方式。

(三)功能(Function)

马利诺夫斯基虽然是功能主义者,但他主要在人类学研究中探索功能主义的方法。在语

言学研究中这个任务由韩礼德完成。他在六、七十年代潜心研究语言的功能主义解释,最后

总结了3个元功能 (meta-function)和它们在语言中的体现,具体为:

———概念元功能(ideationalmetafunction):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事物和

过程的反映,是所说的内容在语言范畴中表现为及物性(transitivity)、归一性(polarity)和语

态(voice)。

———人际元功能(interpersonalmetafunction):语言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意义的

活动和做事的手段,必然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在语言中由语气(mood)、情态

(modality)、语调(key)等范畴体现。

———语篇元功能(textualmetafunction):上述两种功能最后要由语言使用者把它们

组织成语篇才能实现。语篇功能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从而使语言使用者只能生成与语境

相匹配的语篇。

不仅如此,各范畴的具体成分无不为了实现一定的功能,如一个小句的及物性是由参与

者(participant)、过程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220757a240478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