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试题考试题库【3套练习题】模拟训练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试题考试题库【3套练习题】模拟训练


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试题考试题库【3套练习

题】模拟训练含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

第一套

一.单选题(共20题)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对事故调

查组提交的重大事故调查报告,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之日起()日内作出批复。

A.10

B.15

C.20

D.30

2.职业危害控制措施一般包括工程控制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属于控制化学毒物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是()。

A.改变工艺用甲苯替代苯作为原料

B.佩戴防毒面具

C.建立健全预防控制程度

D.合理组织劳动过程

3.A市所辖B区一酒店发生火灾事故,导致10人死亡、5人重伤。依据《生产安

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下列关于此事故报告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事故发生后,酒店负责人应当在2h内向B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B.B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于2h内向A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报告

C.A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h内向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D.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时,酒店应当及时补报

4.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后,选择合理的评价方

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价,这些工作内容属于( )。

A.准备阶段

B.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过程

C.定性、定量评价阶段

D.提出安全对策措施阶段

5.依据《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企业安全培训的组织实施要明确组织机构制

度、人员的职责和要求,下列关于安全培训组织实施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委托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机构进行安全培训

B.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其他机构进行安全培训的,保证安全培训的责任仍由本单位

负责

C.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师傅带徒弟制度

D.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当对其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6.若某企业职工能够抵制违章指挥,从而避免了工伤事故的发生,企业管理部门

及时对违章负责人进行相应的批评和处罚,并对坚持不违章的职工给予表扬和奖

励,这种管理方法主要应用的基本原则是()。

A.行为原则

B.动力原则

C.激励原则

D.监督原则

7.某石油冶炼企业组织常进行蒸馏装置加热炉突然熄火应急演练,为了让应急演

练不干扰生产操作,生产车间应采用“挂牌”方式考核操作员应急操作能力,“挂

牌”有“开”“关”两种,操作员需要把印有“开”或“关”字样的标牌挂在生产

装置相关工艺管道的阀门上。根据应急演练的内容分类,这种演练的类型是()。

A.单项演练

B.桌面演练

C.实战演练

D.综合演练

8.三氯乙烯可用作金属表面处理剂,电镀上漆前的清洁剂等也用于有机合成,农

药生产可导致作业人员及慢性中毒,药疹样皮炎等健康危害,为加强作业场所管

理,依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对使用

该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应设置()。

A.红色区域警示线

B.橙色区域警示线

C.黄色区域警示线

D.蓝色区域警示线

9.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来源可分为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产生的有害

因素三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 )。

A.接触因素、辐射因素、传染因素

B.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C.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有毒因素

D.浓度因素、强度因素、生物因素

10.下列工作内容,属于安全评价中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工作内容的是( )。

A.分析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B.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

C.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措施建议

D.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料

11.下列关于临时用电许可管理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各类移动电源及外部自备电源,不应接入电网

B.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

C.在运行的生产装置、罐区和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应接入临时电源,并应采

取可靠措施

D.所有的临时用电均应设置接地保护

12.某企业领导在制定下一年的生产计划,分配资金、人员时,考虑到安全对生

产的重要影响,把安全生产作为重要项目考虑。这种做法,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

理的()。

A.能级原则

B.整分合原则

C.安全第一原则

D.监督原则

13.甲省乙市丙县某施工现场升降机坠落造成10人死亡,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

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事故报至乙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

管部门所需的时间最长为()h。

A.2

B.3

C.5

D.7

14.某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由本单位工会领导组织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B.应急预案的评审均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组织

C.预案评审后,经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

D.除评估本单位应急能力外,还评估相邻单位应急能力

15.下列各项中,不会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的器质性损伤,但会引起功能性改变的

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射频辐射

16.现在生产企业为了集中精力做好生产经营业务,将房屋修缮,污水处理设施

运行、园林绿化等工作,均交给承包商来完成。为了对承包商作业现场进行有效

的风险管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承包商应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要求发包单位采取控

制措施

B.在同一区域作业的承包商,用口头相互告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

C.发包单位应对重点承包商的负责人进行作业安全风险交底

D.发包单位应对承包商的作业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17.安全设施是预防、控制、减少与消除事故的重要措施,下列关于安全设施管

理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设计危险化工工艺和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化工生产装置要根据风险状况设

置安全连锁或紧急停车系统等。

C.安全设施实行安全监督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

D.要按照用途及配备数量,将安全设施放置在规定的使用位置,确定管理人员和

维护责任,不允许挪作他用,可以临时停用安全设施。

18.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3号),存

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煤矿除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

机构,至少每()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19.某电子生产企业使用少量浓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危险化学品,工人在作业

过程中均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为提高工人安全意识,企业根据《生产过程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关于危险有

害因素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脱岗行为属于管理因素

B.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厂房墙面窗户缺陷属于环境因素

C.危险化学品使用现场安全标志选用不当属于人的因素

D.作业场地光照不足属于物的因素

20.职业性尘肺病,又称肺尘埃沉着症,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

尘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下列职业病中,不

属于职业性尘肺病的是()。

A.劳动者甲在煤矿从事采煤作业因接煤尘所罹患的职业病

B.劳动者乙在水泥厂从事包装作业因接触水泥粉尘所患的职业病

C.劳动者丙在造船厂从事电焊作业因电焊烟尘所患的职业病

D.劳动者丁在棉织厂从事棉花作业因接触棉尘所患的职业病

二.多选题(共10题)

1.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将伤害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

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伤害;第二类伤害是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

能量交换而引起的伤害,下列危害因素中,属于第二类伤害的有()。

A.中毒

B.窒息

C.冻伤

D.烧伤

E.触电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下列关于事故分类的说法,正确的

有( )。

A.电工在高处进行带电作业过程中,因触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高处坠

落事故

B.电工在高处进行带电作业过程中,因触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触电事

C.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个别飞散物(爆炸碎片)击伤人员的事故应为物体打击事

D.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个别飞散物(爆炸碎片)击伤人员的事故应为容器爆炸事

E.电焊作业过程中,因焊渣引发火灾进而造成电焊工皮肤灼烫的伤人事故应为火

灾事故

3.安全预评价程序内容主要包括( )。

A.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B.对新建项目作可行性分析

C.危险度评价

D.检查各类安全生产相关证照是否齐全

E.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4.应急演练的原则主要包括( )。

A.符合相关规定

B.切合企业实际

C.注重能力提高

D.确保安全有序

E.锻炼队伍、磨合机制

5.下列属于安全文化评价指标的安全管理内容包括()。

A.安全权责

B.管理机构

C.监管环境

D.制度执行

E.管理效果

6.下列关于生产性毒物的危害性说法正确的有( )。

A.毒性大的物质其危害性一定大

B.吸烟嗜好者往往能抵御烟尘的危害

C.两种毒物的拮抗作用结果为毒性作用减弱或消失

D.毒物进入人体内需要达到一定剂量才会引起中毒

E.毒性大小依次为脂肪烃>醇>酮>环烃>芳烃

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对建设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

布局、车间建筑设计卫生、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辅助卫生设施设置、应急救援

措施、个人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等进行分析和评价,职

业病危害预评价的主要方法有()。

A.检查表法

B.类比法

C.因素图分析法

D.定量法

E.取样检测法

8.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A.管理上的缺陷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人的不安全行为

D.环境条件的标准

E.严重后果

9.常用的直观经验分析方法有( )等。

A.事件树

B.类比方法

C.事故树

D.对照经验法

E.决策树

10.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下列法定的职业病

中,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有( )。

A.航空病

B.棉尘病

C.高原病

D.森林脑炎

E.手臂振动病

第二套

一.单选题(共20题)

1.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下列关于电梯使用安全管理的表述中,错误

的是()。

A.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可以由电梯制造单位完成

B.电梯制造单位应对其制造的电梯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了解

C.电梯应当至少每21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D.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安全性能负责

2.某石油化工企业在A省B市C县一天然气生产矿井发生井喷,井喷后作业人员

应急处置不当,含有大量硫化氢的有毒气体向下风向扩散,造成周围群众13人

死亡、103人急性中毒。依据((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

号),负责组织此次事故调查的是( )。

A.国务院

B.A省人民政府

C.B市人民政府

D.C县人民政府

3.某矿山企业在露天爆破作业过程中,部分作业人员未及时撤离至安全区域,爆

炸冲击波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这起事故的性质是( )。

A.火药爆炸引起的责任事故

B.火药爆炸引起的非责任事故

C.爆破引起的责任事故

D.爆破引起的非责任事故

4.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出发,预防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关于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

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容易发生触电的作业场所,用压缩空气动力代替电力,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是采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的屏蔽措施。

B.利用低电压设备防止电击,是采用限制能量的屏蔽措施。

C.利用避雷针放电保护重要设施,是采用防止能量蓄积的屏蔽措施。

D.安全接地可以防止触电,是采用控制能量释放的屏蔽措施。

5.关于以人为本的含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

B.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需要人掌管、运作、

推行和实施

C.人是管理的主体,并不是管理的客体

D.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6.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

号),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煤矿除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

技术服务机构,至少每( )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7.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经常利用安全监控系统监测与安全有关的状态参数,发现

故障、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使这些参数不达到危险水平,消除故障、异常,

以防止事故发生,然而安全监控系统本身也可能发生故障从而变得不可靠。安全

监控系统可能发生两种类型的故障,即漏报和误报,下列说法属于漏报的是( )。

A.“安全故障”型故障

B.带来不必要的生产停顿

C.丧失安全功能未能阻止事故的发生

D.不会导致事故发生

8.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生产或使用的化学物质散发到工作环境中,会对劳动者的

健康产生危害,这些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下列关于生产性毒物及其危害的

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毒性大小可以用引起某种毒性反应的剂量表示

B.毒物进入人体内需要达到一定剂量才会引起中毒

C.毒性大的物质其危害性一定大

D.烟酒嗜好往往增加毒物的毒性作用

9.下列不属于安全检查表法特点的是()。

A.可以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等,检查执行情况,得出准确的评价

B.不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C.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过程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可使检查人员对系统认识更

加深刻,更便于发现危险因素

D.对不同检查对象、不同检查目的有不同的检查表,应用范围广

10.下列关于工伤保险保险关系错误的是()。

A.企业破产的,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工伤保险费用

B.境外工作的,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国内的保险中止

C.境外工作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中止

D.再次发生工伤的,按原伤残等级享受伤残津贴待遇

11.南方某电子厂新采购一批生产设备后,车间布局较为狭窄,部分工人不得不

采用弯腰方式进行某个工序的工作,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不良工作姿势属于()。

A.人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B.物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C.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D.管理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2.某矿业公司在提高职工安全管理素质的安全管理培训过程中提出“我公司虽

一直处在安全生产状态,但要时刻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因为没有任何一种事物

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的观点,该观点符合()

A.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B.系统安全理论

C.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D.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13.某危化品企业发生中毒事故,造成26人死亡。下列关于事故报告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现场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lh内报告给单位负责人

B.此次爆炸事故应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2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

D.此次事故自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

14.本质安全中的()功能是指当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仍能暂时持正常

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A.失误一安全

B.行为一安全

C.故障一安全

D.控制一安全

15.某冶金企业存在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并且在醒目位置设置了公告栏,下

列内容中不属于公布的内容有()。

A.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B.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

C.操作规程

D.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6.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的责任主体是()。

A.从业人员

B.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C.生产经营单位

D.当地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17.下列各项不属于灼烫危险因素的是( )。

A.盐酸引起的灼伤

B.激光灼伤

C.火焰伤

D.电灼伤

18.在大雪、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及风力达到()级以上时,不应进行露天吊装

作业。

A.4

B.5

C.6

D.7

19.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下列职业病不属于

职业性眼病的是( )。

A.激光所致眼晶状体损伤

B.电光性眼炎

C.白内障

D.化学性眼部灼伤

20.某种安全分析方法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

然后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其基本步骤包括分析的准备,

完成分析和编制分析报告。这种方法需要由多工种、专业的人员组成的评价小组

来完成。该安全分析方法是( )。

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B.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C.预先危险分析(PHA)

D.故障假设分析(WI)

二.多选题(共10题)

1.应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A.通信不畅通

B.应急过程中各种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

C.太多的人员向事故指挥官报告

D.缺乏可靠的事故相关信息和决策机制

E.应急资金调配不利

2.本质安全是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建设项目本身具有安全性,

即使在误操作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人员伤亡。下列属于本质安全设计的有()。

A.失误一安全功能

B.事故一接触

C.控制缺陷一管理

D.故障一安全功能

E.修复或急救一功能

3.按照安全评价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和定量安

全评价方法。下列评价方法中,属于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的有()。

A.概率风险评价法

B.危险指数评价法

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D.危险和可损伤性分析法

E.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法

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特

别重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内容包括( )。

A.造成30人以上死亡

B.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C.造成100人以上重伤

D.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E.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5.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划分评价单元的方式有所不同。下列划分评价单元

的方式中,属于安全预评价的有( )。

A.自然条件

B.辅助设施配套性

C.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

D.应急救援有效性

E.基本工艺条件

6.安全生产标准化以要素方式运用“PDCA”循环进行动态循环管理,具有()的

特点。

A.条块结合

B.动静结合

C.点面结合

D.循环滚动

E.持续改进

7.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

施、环境、人员和管理方面的状况进行分析或评价。下列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的有( )。

A.安全检查表

B.危险可操作性研究

C.危险指数评价法

D.概率风险评价法

E.因素图分析法

8.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下列危害因素中,属于第一类伤害的有( )。

A.物体打击

B.触电

C.冻伤

D.窒息

E.中毒

9.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下列关于企业有限

空间作业的做法正确的有()。

A.严格实行作业审批程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

B.必须做到“先检测、再通风、后作业”

C.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

D.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E.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10.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的规定,下列属于间

接经济损失的是()。

A.歇工工资

B.事故罚款和赔偿费

C.工作损失价值

D.丧葬及抚恤费

E.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第三套

一.单选题(共20题)

1.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

A.一般事故隐患

B.较大事故隐患

C.重大事故隐患

D.特大事故隐患

2.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评价报告应

包括:①目的。②概况。③评价依据。④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⑤安全

评价方法的选择。⑥评价单元的划分。⑦安全对策措施建议。⑧安全评价结论等

内容。下列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内容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C.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②④⑥⑤⑦⑧

3.小李、小赵和小孙一起实施矿井爆破作业,在瓦斯检查员不在现场的情况下,

小李实施了爆破作业,爆破引发了瓦斯爆炸,小赵和小孙当场被炸成重伤。依据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该起重伤事故属于( )。

A.物体打击

B.冒顶片帮

C.放炮

D.瓦斯爆炸

4.为了保证企业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某企业根据甲、乙、丙三位

职工的从业经验和能力等综合因素分析,对三位职工岗位进行了重新调整,这种

调整,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

A.整分合原则

B.能级原则

C.“3E”原则

D.激励原则

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

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中,属于物理因素的是( )。

A.触电、窒息

B.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C.噪声、辐射

D.窒息、高温

6.某水泥厂存在严重的粉尘危害,为减少和消除危害,该厂采取了四六工作制,

减少接触粉尘时间,为职工提供防尘口罩等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组织管理措

施的是()。

A.缩短工作时间

B.静电除尘

C.重力除尘

D.提供防尘口罩

7.某化工企业在大修期间对反应装置进行检修需使用电动工具,作业平台距离地

面5.5米,且平台处无固定电源。关于该检修作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仅申请高处作业证即可

B.仅申请临时用电作业证即可

C.需同时申请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D.满足高处作业的管理要求即可

8.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根据节庆到来前,市场需要旺盛进行产能扩建,依据《建

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

号公布,2015年修改),在该企业建设项目试运行完成后,对该扩建项目进行的

安全评价是( )。

A.安全预评价

B.专项安全评价

C.安全现状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9.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

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门报告。

A.0.5

B.1

C.2

D.3

10.某企业新建环氧丙烷储罐,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控制

效果评价。该评价机构采用定量法进行评价,下列关于定量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与拟建项目同类和相似工作场所检测、统计数据

B.依据现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编制检查表

C.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计算危害指数,确定劳动者作业危害程度的等级

D.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

11.某职工小白下班后顺路去市场买菜,买完菜后,正常走在回家路上被一名醉

酒人员驾驶的一辆超速行驶汽车撞伤。之后,小白与工作单位由于此事故伤害是

否可以认定工伤的问题产生了纠纷,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小

白工伤认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小白在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

B.小白下班后顺路去菜市场买菜,不属于上下班途中受到伤害,不能认定工伤

C.若小白认为是工伤,工作单位不认为是工伤,应当由工作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D.小白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以及与工作单位存在劳动

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12.20世纪中后期,世界进人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及人工智

能技术等高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人类对安全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以系统

安全观为指导,提出了自组织思想,有了本质安全化的认识,其方法论是力求安

全的超前性、预防性、应急性,实现本质安全化。下列表现内容不属于本质论与

预防型安全哲学的是()。

A.“三同时”原则

B."6S'’活动

C.“三不伤害”活动

D.“四查”制度

1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职业卫生监督,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登

记备案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C.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卫生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事故和组织事故的

调查处理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对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14.某公司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

和状态进行了初始评估,评估结果为处于“依靠严格监督”的阶段,建议未来三

年的安全文化发展目标定为达到“员工的自我管理”阶段。依据企业开展安全文

化建设规划的工作步骤,下一步工作应为()。

A.编制安全文化规章制度

B.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教育

C.开展安全文化骨干培训

D.定格设计安全文化理念

15.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加大建筑物安全距离、减少危险物品存在量、设置防护

墙等措施,属于应急管理( )阶段所做的工作。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16.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盲板抽堵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穿(),并应使用防爆灯具

和防爆工具。

A.防静电工作服

B.放酸碱工作服

C.防化服

D.防尘服

17.关于安全预评价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不同的评价单元,可根据评价的需要和单元特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B.评价结论应给出危险、有害因素引发各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性

结论

C.检查安全设施、设备、装饰是否已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

生产和使用

D.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

18.根据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B.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C.工业生产中需要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

D.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虽然是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但是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19.2016年5月9日,某省甲市一客运运输公司所属一辆长途大巴,在行驶至该

省乙市时,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月10日,因事故伤亡人数上升,造成较大事

故,事故调查需要升级调查。依据《生产安全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

务院令第493号),下列事故调查组织和人员组成中,正确的是()。

A.6月8日前,甲市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乙市人民政府派员参加

B.6月8日前,乙市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甲市人民政府派员参加

C.5月16日前,甲市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乙市人民政府派员参加

D.5月16日前,乙市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甲市人民政府派员参加

20.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将职业病危害因素

分为( )大类,( )种职业病。

A.四;120

B.五;115

C.八;120

D.十;132

二.多选题(共10题)

1.坍塌事故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

破坏而造成的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下列属于坍塌事

故的有( )。

A.桅杆式起重机由于缆风绳设置不当造成倒塌

B.高大模板拆除过程由于混凝土强度未达标而造成的构筑物坍塌

C.爆破作业用药量超限导致井下巷道坍塌

D.货车行驶中遇颠簸致使货物掉落砸伤路人

E.供暖锅炉房进煤口煤堆突然塌陷,上煤工不幸被埋身亡

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产过程中的

危险和有害因素中,人的因素包括( )。

A.职业安全卫生组织不健全

B.心理、生理性危害和有害因素

C.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D.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E.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3.生产性粉尘能引起的病理性质有( )。

A.局部中毒性

B.变态反应性

C.致癌性

D.尘肺

E.全身麻醉性

4.劳动过程中的管理中,属于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主要管理工作内容

的有( )。

A.有个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发放登记记录

B.检测、评价的结果存入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

C.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3113175a218555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