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及类似用途除湿机》标准解读

《工业及类似用途除湿机》标准解读


2024年4月9日发(作者:)

标准评析

《工业及类似用途除湿机》标准解读

■ 亓 新

1

刘迎文

2

(1.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2. 西安交通大学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产品升级,传统工业除湿机正在逐步细分化,但在各种工业除湿机备受青睐的同时,标准

摘 要:

伴随客户需求升级、

检测行业未有匹配的标准能对其水平进行评价,消费群体更难有选购的参考。T/CAS 436-2020《工业及类似用途除湿

机》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该难题,针对我国现有工业除湿机的特点,对能效限定值进行大幅提升;同时针对不

同区域的实际情况,给出了高温、低温、超高温等不同工况条件下除湿能力的测试及评价方法;根据除湿机高湿工况的工

作条件,增加可靠性方面的考核,提升除湿机产品安全可靠性设计水平,并对消费者对选购节能产品做出有效的指引。本

文就该标准的背景、构架、各部分内容的制定思路和核心指标等进行了详细论述与解读,以期对正确理解和执行该标准

有所帮助。

节能,高温除湿,工业除湿机

关键词:

标准,

DOI编码:

10.3969/.1002-5944.2021.04.025

Interpretation of Industrial and Similar Dehumidifier Standard

QI Xin

1

LIU Ying-wen

2

1. China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 Research Institute; 2. Lab of Thermo-Fluid Science & Engineering

of MOE, School of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customers’ demands and upgrading of products, traditional industrial dehumidifiers are

gradually refined. However, while all kinds of industrial dehumidifiers become popularized, there are no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in the standard testing industry. And consumers have no basis to choose and buy relevant

products. The release and implementation of T/CAS 436-2020,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lat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dehumidifiers,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isting industrial dehumidifiers

in China, the energy efficiency limit value is greatly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standard provides tes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dehumidification capacity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such as high temperature, low temperature and ultra-high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dehumidifiers under high humidity conditions, reliability assessment is added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design

of dehumidifiers, and provide effective guidance for consumers while purchasing energy-saving produ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interprets the background, framework, development ideas and core indicators of the standar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ndard.

Keywords:

standard, energy saving, high temperature dehumidifier, industrial dehumidifier

100

2021年第2期(下) / 总第577期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及类似用途除湿机》标准解读

亓新,刘迎文

1 引 言

工业场所除湿要求的提高、产品的节能升级

和技术飞速进步等因素催化了工业除湿机市场及

技术的蓬勃发展。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8-2022年中国除湿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

产销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除湿机市场

销量为149万台,零售规模为19.6亿。2018年上半年

同比增长7.9%,除湿机市场保持不断增长的发展

态势,未来增长空间较大。有必要针对除湿能力、

能效提升及安全可靠性等方面标准进行进一步完

善,从而引导国内市场除湿机产品往节能、安全上

进行优化设计,为国家节能及保障消费者权益做出

贡献。

同时,特殊工况下工业除湿机的需求占比逐

年提升。面对“多样性”消费主体对“技术”“能

效”“标准”等指标诉求提高,工业除湿机产品不断

升级和用途拓展。从常规型到高温型,再到超高温

高湿型,技术不断得以迭代和革新,工业除湿机产

品的性能及指标不断提升。

关于工业除湿机的标准、安全、性能类标准虽

然已发布实施十七年,但其考核与关注的重点已不

能完全适用于现今消费者对产品的高要求。例如:

GB/T 19411—2003《除湿机标准》侧重对除湿机本

身的结构、电气安全方面进行规定及制定考核要

求。但对产品种类的划分、能效等级、检测评价等

未作进一步明确,亟需面向工业除湿场所对工业除

湿机的新标准需求予以完善和补充。

为及时解决市场的困惑,通过大量市场调研与

试验,2020年11月,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发布了T/

CAS 436-2020《工业及类似用途除湿机》。该标准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工业除湿机的标准水平进行

判定,贴合消费者需求,终以明确的标准为消费者

选购产品提供支撑及参考。本文将从标准的整体架

构及核心创新点进行介绍。

2 标准整体架构

该标准主要由“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与命

名”“技术要求”和“试验方式”“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构成。

“术语和定义”章节对标准后文中出现的难

于理解或易造成歧义、混淆的名词进行了清晰的界

定,是服务于整篇标准的,提高标准的可读性。本章

首先对“工业及类似除湿机”重新进行了定义,明确

本标准的适用对象。增加种类名词用规范化术语的

形式进行定义,为其他行业人员在参看标准时提供

便利。

“试验方法”在制冷系统性能试验工况中,增

加了“低温除湿工况”“超高温除湿工况”“噪音工

况”“万向轮整机试验”等。每一项新加试验中都列

出方法和步骤以及试验时间,方便试验人员在对不

同除湿机进行测试时,标准可读,并用统一的试验

条件达到对每种类型测试结果的公平性以及尽可

能的最大复现性。

“检测规则”按照检验分类及规则分为“出厂

检验”“抽样检验”“形式检验”三种,试验项目要

求和方法用表格形式展示所涉及的全部要求,并

一一列出试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式。便于阅读

人员和执行人员使用和查看。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对部分内容进行

重新定义,如:技术参数中有效数字风机旋转方

向,包装的完整性及安全性,包装外表的警示图案

以及说明书的要求。运输和贮存,产品的存贮环境

条件应按GB/T 4798.1标准有关规定。

3 标准的创新与规范

该标准是行业内针对超高温除湿机、能效等

级、功能型分类、限制热交换、噪音试验等首次提

出的标准化,对测试方法,测试条件做出了更规范

的要求。下文将通过列举部分试验方式方法要求进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第2期(下) / 总第577期

101

工业及类似用途除湿机》标准解读亓新,刘迎文

行解读。

3.1 超高温除湿机

该标准对超高温除湿机进行了首次定义名称、

使用环境、最大运行负荷,测试方法等。超高温除

湿机顾名思义就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常规除湿机无

法达到要求的除湿机。适用范围35-55°,最大工况

运行负荷65°,满足市场绝大数高温工况要求。

3.1.1 超高温除湿机除湿量测试方法

试验室大小应满足除湿机离四周墙壁的最小

距离不小于1m,出风口到墙壁最小距离不小于1.8

m。试验装置应能模拟除湿机实际工作状态。

室内空气循环应使距除湿机1m处的风速不超

过0.5m/s。

室内空气温度的采样位置,应距除湿机空气入口

15cm,并不受被测除湿机排气或其他热源的影响。

测点的温度应能代表除湿机周围的温度,并

与实际使用中所处条件相仿,空气取样器参照GB/T

7725的规定。

流经湿球温度计的空气流速应在5m/s左右。在

空气进口和出口处的温度测量用同样的流速,空气

流速高于或低于5m/s的湿球温度测量应进行修正。

带温、湿度控制仪的除湿机,试验时应使温、

湿度控制仪不起控制作用。

调温型除湿机试验时,水冷冷凝器不通冷却

水、风冷冷凝器风机停止运行。

每隔10min记录以下数据:

a)进风干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b)进风湿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c)功率,单位为千瓦(kW);

d)电流,单位为安(A);

e)电压,单位为伏(V);

f)电源频率,单位为赫兹(Hz)。

试验结束时,应记录试验持续时间内收集的凝

结水量和试验期间的大气压。

除湿机应进行不少于1h的运行,工况稳定后记

录数据。每隔10min记录一次平均值(每10s取值,计

算10min平均值),直至连续7次的记录数据的误差

在规定的范围内。取记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为计算

值,并将收集的凝结水称重。除湿机超高温工况实

测除湿量应不小于标称高温除湿量的95 %。

3.1.2 最大运行负荷

工况65/51.5测试,试验电压分别为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的90%和额定电压的110%,电压偏差应

满足相关规定。试验持续期间,试验电压不允许再

调节。

根据除湿机的进风温度类型分类进行测试,将

被测除湿机分别设定在最高风档和最低风档运行

稳定后,连续运行1h,然后断电停机3min(此间电源

电压上升不超过3%),再启动运行1h。

除湿机在不同电压,相同工况试验中不应出现

跳停现象。

3.2 能效等级

重新定义了能效等级范围如表1所示。随着除

湿机的结构,压缩机和换热器技术的不断提升除湿

机的能效比也在不断的提升,对比GB/T 19411-2003

如表2所示标准能效提高百分13%以上,以达到更好

的节能效果。

3.3 噪声的新定义

该标准对噪声进行了新的限定值以及测试方

法,方式以及对环境的要求。表3为新的噪声限定

值,表4为GB/T 19411-2003噪声限定值。

表1 单位输入功率除湿量(重新定义)

名义除湿量 DD

kg/h

2.51≤DD≤5.0

5.0<DD≤10.0

10.0<DD≤20.0

20.0<DD≤30.0

30.0<DD≤40.0

40.0<DD≤60.0

60.0<DD≤80.0

DD>80.0

单位输入功率除湿量

kg/(h·kW)或kg/kW·h

风冷型

2.10

2.20

2.25

2.30

2.40

2.45

2.50

2.55

水冷型

2.30

2.35

2.40

2.45

2.50

2.55

2.60

2.70

102

2021年第2期(下) / 总第577期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及类似用途除湿机》标准解读

亓新,刘迎文

表2 (GB/T 19411-2003)

名义除湿量·/(kg/h)

≤0.5

>0.5~1.0

>1.0~5.0

>5.0~20.0

>20.0~30.0

>30.0~40.0

>40.0~60.0

>60.0~80.0

>80.0

单位输入功率除湿量/kg(h·kW)

(水冷降温型)

1.35

1.50

1.60

1.70

1.75

1.80

1.90

1.95

2.0

表3 新的噪声限定值

名义除湿量 DD

kg/h

2.51≤DD≤5.0

5.0<DD≤10.0

10.0<DD≤20.0

20.0<DD≤30.0

30.0<DD≤40.0

40.0<DD≤60.0

60.0<DD≤80.0

DD>80

室内机组或整体式

dB(A)

59

62

65

68

71

73

76

78

室外机组

dB(A)

61

66

67

69

73

75

78

80

1.90

1.95

2.0

2.10

2.20

2.30

-

个面布置声级计传声器,依次进行噪声测试。

以前、后、左、右四个面的噪声平均值为测试结

果,计算公式见式(1)。

(1)

式中:

——测量表面平均声压级,单位为分贝

(dB(A))(基准值为20μPa);

N ——测点总数;

Lpi——第i个测点上的声压级,单位为分贝

(dB(A))(基准值为20μPa)。

室内侧声级计传声器应放置在样机主体正前

方,距出风口正中位置1m远处,距离地面高度1m。

若室外侧出风口正中位置距地面不足1m,则将

其垫高至1m。声级计传声器应放置在样机主体正前

方,距出风口正中位置1m远处,距离地面高度1m。

3.4 低温运行试验

根据除湿机的进风温度类型分类,选择相应的

低温运行测试工况,将除湿机的温度控制器、风扇

速度、导向格栅调到最易结冰霜状态,使除湿机启

动运行至工况稳定后再运行4h,试验后检查蒸发器

表面结霜情况。

除湿机有蒸发器低温保护功能并且在4h试验

过程中出现过低温保护动作的,应运行到4h后首次

出现保护动作后(压缩机重新启动瞬间)为止,试验

后检查蒸发器表面结霜情况。

融霜时间不应超过完整试验周期的30%。

3.5 溢水绝缘性能试验

装有接水装置的除湿机,将其自动停机装置停

止工作,在额定电压和频率下运行,达到额定工况

规定的工况后继续运行。从接水装置中凝结水开始

溢出起继续运行1h,停机2min,用500V直流测量仪

器测定,在“L-N”与“接地金属件”之间施加500V

直流电压,保持电压时间不少于4s,待测量基本稳

定后测量绝缘电阻。

3.6 限制热交换试验

此试验验证在进出风口被遮挡或滤网出现脏

注:噪声值为“半消声室”测得的数据

表4 GB/T 19411-2003噪声限定值

名义除湿量/(kg/h)

≤0.5

>0.5~1.0

>1.0~5.0

>5.0~10.0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60.0

>60.0~80.0

>80.0

室内机组/ dB(A)

48

55

60

64

67

70

72

74

77

按供货合同要求

室外机组/dB(A)

——

——

62

68

69

71

74

76

79

3.3.1 噪声测试方法

除湿机应按本附录要求布置声级计传声器位置

和计算噪声值,其余条件参照JB/T 4330进行测试。

被测除湿机应该垫于5mm厚橡胶(邵氏硬度为

45)的垫子上,按照图1方法分别在机身前后左右四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第2期(下) / 总第577期

103

工业及类似用途除湿机》标准解读亓新,刘迎文

(a)立柜式

(b)吊顶式

图1 声级计传声器布置位置

堵风量变小的情况下除湿机安全保护功能能否开

启其他部件有无受损。

试验条件除湿机根据其工作温度类型,规定的

最大负荷工况下进行该项试验。

3.6.1 试验步骤

按以下步骤进行试验:

(a)在除湿模式下分别挡除湿机进风口、出风

口、进出风口;

(b)额定电压下以最高风档运行(用遮挡物完

全挡住风口),蒸发器和冷凝器共用一个风机,则要

在挡风情况下稳定后断开风机进行试验;

(c)测试过程中如果除湿机安全保护装置动

作,应检查其是否有损坏;

(d)检查除湿机状态,将导风板调至最大出风

位置,有新风门结构的应关闭新风门。

试验时间直到除湿机运行稳定1h或出现相同

周期为止并记录除湿机运行现象。

3.6.2 试验检查要求

确认在回风受堵塞的情况下,除湿机各器件是

否受到破坏。

我们以一台循环风量2000m

3

冷媒R22蒸发器冷

凝器共用一台风机的常温型除湿机进行限制热交

换试验,试验环境温度35/31.8在除湿机运行稳定后

对进风口进行遮挡,下图随着遮挡的变化压缩机吸

排气温度压力以及功率出风温度的变化(见表5)。

第四步是除湿机进入安全保护动作,进入保护

后对除湿机进行检查均无发现部件损坏,停机3min

后去掉遮挡开机继续运行1h再次检查均无发现部

104

2021年第2期(下) / 总第577期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及类似用途除湿机》标准解读

亓新,刘迎文

件损坏。

表5 限制热交换测试

遮挡范围

无遮挡

遮挡4/1

遮挡4/2

遮挡4/3

吸排气压力/bar

6.5/21.1

6.8/22.7

7.1/24.8

7.3/26.9

吸排气温度

26.3/94

28.6/99

30/107

32/113

功率/W

3112

3241

3318

3405

值评定,每小格漆膜保留不足70%的视为脱落。试验

后,检查漆膜脱落情况。

4 结 语

本标准通过对国内外除湿机相关标准进行研

究,针对我国现有工业除湿机的特点,对能效限定

值进行提升,以适应全球节能环保大趋势的发展。

同时,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给出了高温、低

温、超高温等不同工况条件下除湿能力的测试及

评价方法。根据除湿机高湿工况的工作条件,增加

可靠性方面的考核,提升除湿机产品安全可靠性设

计水平,并对消费者对选购节能产品做出有效的指

引。创新性地提出了溢水绝缘性能试验、限制热交

换测试、电源故障测试、万向轮整机测试(包括推

行和冲击测试)、涂层脱落(涂层附着力)试验、运

输试验等性能及安全项目的技术要求,既保证工业

除湿机的使用安全可靠,又推动市场技术革新。

本标准在填补行业空白的同时,也为消费群体

选购除湿机产品提供更可靠、更直观的参考。让不

同关注点的人群准确挑选出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的

心仪产品,并为行业发展起到导向作用,助力除湿

机行业发展向节能、可靠、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除湿机,GB/T 19411-2003[S].

3.7 万向轮整机试验

3.7.1 万向轮整机推行试验

环境温度23℃±5℃;万向轮应装在除湿机机

身上,且被测除湿机为水满状态的重量(一般在机

身顶部放置水箱装水量等额的砝码);地面水平、

硬质;平推除湿机的上半部使其运动,除湿机的前

面板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连续推行1km;移动的速

度按4 km/h±0.4km/h。

试验检查要求:测试过程中或测试结束后,检

查万向轮是否有损坏或异常噪音。

3.7.2 万向轮整机冲击试验

未带包装的除湿机从15cm±1cm高度垂直跌落

5次。

试验检查要求:检查万向轮是否有损坏或异常

噪音。

3.8 盐雾试验

按GB/T 2423.17进行盐雾试验。试验持续时间

为48h。试验前,试验表面清洗除油,试验后,用清

水冲掉残留在表面上的盐分,检查试验腐蚀情况。

涂层脱落(涂层附着力)试验

在除湿机外表面取长10mm、宽10mm的面积,

用新刀片纵横各划11条间隔1mm、深达底材的平行

切痕。用氧化锌医用胶布牢固,然后沿垂直方向快

速撕下。按划痕范围内漆膜脱落的格数对100的比

作者简介

亓新,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家用电器检测所副总工,主要从事家电

检测和技术标准方向的研究。

刘迎文,教授,主要从事热质强化传递及性能评测方向的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第2期(下) / 总第577期

105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2607207a208847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