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发(作者:)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教学设计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为了适应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教育的需要,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计算机网络教程(第四版)》,本教学设计以此教材为依据,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工作。
教学目标
本门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实现和应用、了解无线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应该掌握以下技能:
• 熟悉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的实现和应用;
• 了解数据通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本原理;
• 掌握无线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 具备分析、设计和实现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系统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认识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
• 比较网络的标准体系结构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 数据通信概述
• 传输方式
• 传输媒介
第三章:网络协议概述
• 协议的定义和功能• 协议层次结构
• 协议的实现
第四章:传输层协议
• UDP协议
• TCP协议
• SCTP协议
第五章:网络层协议
• IP协议
• ICMP协议
• ARP协议
第六章:数据链路层协议
• 链路层概述
• PPP协议
• Ethernet协议
2
第七章:物理层协议
• 物理层协议基础
• 频率和带宽
• 光纤通信
第八章: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概述
• 安全威胁
• 安全防护
第九章: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
•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
• 无线网络
• 移动计算技术
第十章:互联网应用
• 电子邮件
• 文件传输协议
• 超文本传输协议
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3
在课堂上,教师将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网络标准化、协议开发等内容。教师应遵循鼓励探究、启发思考、启发创新的原则,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
实验:
在实验课上,学生将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使用Socket编程实现简单的网络应用,或者使用网络监控软件对局域网进行监控等。
教学评估
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进行课程评估。评估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学生的成绩评定和课程效果评价。
学生的成绩评定
学生的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其中课堂出勤占10%、平时作业占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30%。
课程效果评价
为了了解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是必要的。应该从学生、教师、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问卷调查、教学观摩、学生总结等。
总结
本门课程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让学生具备分析、设计和实现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系统的能力。届时应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09186194a1607375.html
评论列表(0条)